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三下乡途中,湖南师范大学在平江,北京科技大学在娄底,两个地域相近的队伍进行课程交流、宣传合作、活动物资交互及其他方面的合作联动。
课程合作内容在7月19日-7月21日中选择一天,互相为对方学校孩子开设线上课程,教案与教学安排都要告知对方,为课程分享活动写课程总结或其他心得体会,其他有待补充。活动合作内容为各自准备祝福视频录制或云线上祝福以及双方手工物品的邮寄。宣传合作内容为双方合作的任何事宜,都应发表推送,有关合作推送不得少于3篇,上不封顶,且要及时进行,若双方需要共同投稿买稿,有关资金可以由双方共同承担,如果需要报道,渠道由甲方寻找,乙方应予以配合协助。
湖南师范大学筑梦夏乡服务队思考教育的本质与真谛,认为人永远是目的,不是手段,团队把握素质教育的风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展拓宽育人育才新渠道;同时利用平江县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红色探究,寻求乡村振兴的密钥,并对团队成员自身进行红色文化的再教育,真正把握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应然之意。湖南师范大学文明使者服务队始创于1995年,是湖南师范大学勤工助学系统内规模最大的团队,也是校内历史最悠久的公益服务组织,团队目前在岗人员151人。团队成立伊始时为湖南师范大学文明执法队,后来数次更名,终于在2006年,时任副校长冀学峰教授亲自将之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文明使者服务队,以更好突显人文关怀、体现工作宗旨、服务全校师生,著名书画家曾晓浒先生也曾亲自为团队题写队名。团队秉持着“服务广大师生,构建文明校园”的宗旨,以“用心感恩,竭诚奉献”为队训。28载春秋,湖南师范大学文明使者服务队获奖无数,曾多次被中国文明网、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等媒体报道,并获得了多次校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荣誉称号。“师大有情,爱在文明”是每一个团队成员不懈的追求,也是每一个成员奋斗的目标。
湖南师范大学文明使者服务队始终坚持公益,践行公益,在服务与奉献这条道路上知行合一,保持最初的温暖。湖南师范大学筑梦夏乡服务队由湖南师范大学文明使者服务队牵头组建,筑梦夏乡四个字虽然简洁质朴,却又充满温馨美好。本次活动中团队深入乡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夏乡二字即取“下乡”二字的谐音,同时应了七月盛夏气象;而筑梦则是团队对活动成果的美好预期,筑梦夏乡服务队希望为孩子们筑起一个美好明丽而又绚美灿烂的盛夏之梦,促进孩子全方位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甘露以支教为载体,走进乡村,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以甘露守望成长,以明灯点燃梦想。在乡村教育振兴方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活力,以信念诠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四年时间,甘露实践团的足迹已遍布全国30余所乡村中小学,教授学生总计3000余人,我们同井冈山的孩子讲解红色历史,和秦安县的小朋友厘清脱贫摘帽的故事,带大凉山的孩子看更广阔的世界…甘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国家基础教育、团史教育、美育教育振兴,多维度带领孩子感受知识、开阔视野、播种梦想,用一个个夏天守护孩子一生的成长。团,“嘉树”一词选自屈原《橘颂》中:“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嘉树谓美树、佳树,生来适应天地环境,寓意小朋友们扎根土地,走出去见到更广阔的天地,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另外,“树”也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寓意,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国家、民族、学校、家庭只要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甘露嘉树以甘露润幼苗,以青春燃小小梦想。搭建育人新平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拓展服务阵地和渠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支教活动的放射效应。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在奔走的时空缝隙里,遇见夏的热烈、风的清凉,看见孩子笑脸、听见欢笑声,这趟旅程即将开启,愿度过一个愉快的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