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耀”脱贫、“耀”发展、“耀”振兴,铜川市耀州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队于2023年7月前往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进行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以来的成就观察。该团队展开调查问卷、深入走访、座谈交流等一系列工作,旨在宣传该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工作,并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深入探访照金镇北梁村和照金村。该地如今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例如照金红色革命纪念馆,陈家坡会议遗址等。宣传特色文化,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及生活质量。此外,该地大力发展“五个一”特色产业,包括北梁村的“光伏发电”、照金村的“社区工厂”等,稳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脱贫攻坚圆梦小康,乡村振兴强村富民。耀州区照金镇通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使人民群众迎来幸福生活。

石柱镇的马咀村和铁龙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以来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创新发展,成果显著。铁龙村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调整,形成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如今实现了中药材苍术,金银花全产业链的稳步发展,村集体经济逐年递增,在致富路上越走越兴旺。马咀村通过绿色生态发展,推动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水果大棚的大规模建立之下,“水果采摘”也被作为马咀村旅游新热点。该村和公司合作,打造特色果蔬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在“新农人”郑小军的带领之下借助电商平台打开一条销售新路,让设施果蔬推动产业振兴,成为村民致富的“法宝”。该村乡村旅游以“欧洲风情小镇"为方向,引进箱涂国际艺术街区、西式婚礼、亲子体验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山沟沟里的“小伞”撑起了庙湾人乡村振兴的希望。如今,香菇种植在庙湾镇蔚然成风,小小的香菇早已四下“飘香”,庙湾镇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将庙湾香菇打造成为耀州区扶贫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惠民产业,对耀州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起到支撑作用。铜川德祥实业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采用“技术核心区+种植基地”的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将当地农户和不断更新发展的科学培植技术嵌入到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之中,带动了耀州区庙湾镇、照金镇、石柱镇等地1421户农户发展香菇产业。这些不起眼的大山里的“小伞”,经过现代企业的开加工包装销售等一系列的全产业链生产,从耀州走向了世界各地,更是撑起了铜川市耀州区乡村振兴的希望。

繁荣乡村文化,凝聚振兴力量。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作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村级中国好人榜集体”,在乡村的“内在美”上不断发力,以文化加持厚植乡村振兴幸福底色,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文化生活向美而生。王家砭村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引领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鼓励和引导全体村民崇德尚善,增强文化素养,播撒良善种子。在这里文明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王家砭村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阵地让人目不暇接,好人馆、村史教育实践基地、耀瓷文化传承实践基地、农民诗社,一个个文化阵地,向我们描绘着该村村民如诗如画般的美好生活。“全国文明村”“全国村级中国好人榜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沉甸甸的100多项荣誉向我们讲述着王家砭村构建农民幸福家园,有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水峪村坚持发展具有水峪特色的果蔬产业,是水峪村建设富裕家园的必由之路。水峪村推广典型经验,开展苹果种植,三十年来,水峪苹果这一特色品牌不断创新发展,稳步推动经济增长。水峪村的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村民综合素质较高,这离不开水峪村坚持不懈地抓班子、打基础,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着力建设战斗力强、凝聚力强的党组织,打造了一支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党员干部队伍,全村干部群众团结和谐,携手并肩将水峪村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的“明星村”,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水峪村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在对五镇七村的观察中,实践团队通过调查问卷、深入走访、干部交流等途径,对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有了直观的感受: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乡村振兴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村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下,该地区经济增长,人民幸福感增强。开展三下乡活动使各位成员深刻明白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学中实践,实际致学,才能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在未来,广大大学生也将更加关注三农问题,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