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强自信,2022年7月14日,烟台职业学院“青助繁花”传承传统文化实践团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带着对非遗文化的好奇与探究,我走进了中国黑陶发源地——章丘龙山,感受龙山悠久独特的黑陶文化魅力。
  我们首先来到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这里是最早发现黑陶文化遗存而闻名的地方,也因为处于龙山镇而被命名为“龙山文化”,距今约 4600-4000年。黑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精湛工艺跃然眼前。每一件黑陶器物都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它们细腻的线条,精致的纹饰,都透出先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博物馆内,我们了解到黑陶以“黑、亮、薄”而著称,其中蛋壳黑陶杯最为著名,这是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陶器,蛋壳陶口沿最薄的地方仅0.3毫米,甚至比蛋壳还薄,进一步接触到这悠久而深远的文化遗产,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厚重与精湛的手工技艺。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了解黑陶发展历史。通讯员 潘琦 供图
  龙山文化中另一杰出黑陶代表——陶鬹,龙山人民对陶鬹格外喜爱,无论是前往龙山的路途上、房屋墙壁上以及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前的雕塑图像,都是以陶鬹作为标志,对外传播龙山黑陶的魅力,它整体造型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这体现出东夷族对凤鸟的崇拜之情。三个带状足是空心的,可以装水装酒,四千年前的祖先不仅想到了增加了这个器物的容量,同时也想到增加器物的受热面积,细微之处尽显用心,体现了先人聪明智慧。博物馆里陈列的历史文物,是时间的沉淀,是岁月的陈酿,更传承着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文化血脉。四千年前的祖先就创造了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不断地惊叹与赞美,而我们要有所行动,有所作为,要让这技艺精湛的黑陶文化让更多人所了解,让现代黑陶文化工艺品也能够走入千家万户中。
  我们有幸与黑陶文化传承人闵伟老师进行了交流,闵伟老师是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传统手工制陶技艺大师,也是黑陶文化第四代传承人,闵伟老师多次获得荣誉证书与奖杯,彰显着手工艺人的才华横溢与匠心精神。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闵伟老师能够坚持如此久的时间,并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一路上不断地加以学习并向前奋进的结果,闵伟老师在黑陶作坊拜师学艺,不满足于只学技术,为深入学习艺术前往艺术学院系统的学习雕塑;闵伟老师学习过程中想要把这种艺术落实到技术发展方面,便回到龙山后将黑陶艺术融入其雕塑创作中,宣传黑陶文化与黑陶技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社会实践团成员与非遗传承人闵伟进行交流。通讯员 潘琦 供图
  在闵伟老师口中我们得知,当前黑陶文化受众群体少,传承人年龄断层,年轻人的接受程度不高,这是面临的一大困境,关系到黑陶技艺能否传承下去、是否能让更多人了解到的问题,老一辈非遗传承人花费一生的时间与黑陶打交道,黑陶俨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让我深刻体验到黑陶文化的魅力,感受到非遗传承人对这份文化的热爱和坚守,那是对中华文明深厚历史和非遗文化的热爱,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强烈责任感。如今社会在发展进步,当前年轻人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关键,只有让年轻人了解、喜爱和欣赏,非遗才能有内生的延续力,也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才具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社会各界层都需要认识到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文化并且积极响应文化普及的政策,重视起非遗文化、传播好非遗文化。非遗文化不仅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我深深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我们不仅仅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发扬光大。我们也需用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让这些非遗文化在我们手中发光发热,绽放属于它们的光芒。当前是新媒体时代,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大非遗传播力度,增加人们了解非遗文化的途径;还可以将非遗文化带入进校园、带入社区,培养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爱上非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通讯员 潘琦)
    作者:潘琦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14 浏览:
  • 大手牵小手,幸福一起走
  • 为响应学校号召,由汪兴隆、孙东娟、江成杰、程宇奇、谢文超组成的十个一团队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2023年7月13日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
  • 08-14 关注:0
  • 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
  • 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
  •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山东有诸多非遗作品,其中最为厚重大气的便是黑陶,章丘龙山黑
  • 08-14 关注:4
  • 漫步亭城街巷,探寻中华之魂
  • 漫步亭城街巷,探寻中华之魂
  • 为了深入了解滁州市蕴含的中华文化,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赴滁州市探索中华文化实践小分队到达滁州市博物
  • 08-14 关注:6
  •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兴趣至上,乐中求进
  • 湖二师学生三下乡:前往教育落后地,助力乡镇学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