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艳阳高照,狂风怒号,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板伫立在戈壁上吸收着日光,一座座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组在蓝天白云下迎风高速旋转,极为壮观。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助推河西新能源产业发展,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河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调研团于8月17日参观了甘肃电投集团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在酒泉瓜州的风光储基地。

图一为风力和光伏发电现场图片
瓜州北大桥“风光储”一体化基地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城北约18公里的区域,总占地面积约1360亩,由北大桥第四风电场(20万千瓦)、桥西光伏电站(5万千瓦)和同步配套容量1万千瓦/2万千瓦时储能系统组成,共有134台风力发电机组、136台光伏逆变器、3个0.334万千瓦/0.667万千瓦时储能单元。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48963.6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为2436小时。光伏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9502.5万千瓦时,可替代标煤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73万吨、一氧化碳7.63吨、二氧化氮335.59吨、烟尘392.78吨,能有效减轻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0.3MW光伏用于扶贫项目对当地居民进行专项公益扶贫,积极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解决了当地贫困居民的用电问题。
图二为同步配套储能系统
该储能系统内部装有22320个磷酸铁锂电池,每个电池满功率充电两小时可储存2万千瓦的电能。这个储能系统的可循环充电次数达到6万次,而电池的寿命大约为10年。因此,该系统能够充分满足电力储能的需求。通过储能系统的调节,可以有效减少因风力和光照不足而弃掉的电能,并参与电网的调峰调频。储存的电能可以在用电低谷期间进行释放,以应对风力和光热资源不足,或在用电高峰期供应电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图三为全体队员在基地的合照
在本次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近距离观看了风力和光伏发电以及配套的储能设备,并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提问,工作人员也毫不吝啬的作出了解答,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但得到了书本中没有的实践知识也启发了研究课题的思路。总之,我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收益匪浅,也为未来的科研学习之路奠定了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