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南平市7月8日电(通讯员张睿琦)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2024年7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赴南平市浦城县水稻服务产业实践队前往试验田进行水稻杂交制种实验。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驻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为队员们介绍试验田里的水稻种植情况。同时,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水稻种植包括六个过程:选地、浸种、育秧、移栽、管理和收割。其中育秧期一般为20-30天,期间要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下地插秧 朱耀东 供图
科技助力种子生长。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浦城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志愿服务队来到科技小院参观走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水稻制种过程中也离不开科技。绿色科技推进制种产业欣欣向荣,助力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图为科协与实践队合影 朱耀东 供图
在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引导下,浦城县科协同志与实践队员一同参观种业科技小院展厅,参观过程中科协成员指出过去浦城种业发展名声小、无纪律,在科技小院的牵头下将科学技术注入蒲城种业,绿色创新引领浦城县种业科学发展。

图为浦城县科协人员实践队队员交流 赵琴亚 供图
农业技术也要应用于民生。实践队与制种大户曹老师进行交流,曹老师与实践队队员们分享了制种经验和如何跟农民进行交流、解决民生问题。从中我们了解到农民有一部分的问题来自水稻亲本花粉不遇,就这一问题,曹老师提出了如何预判开花时间,如何运用肥料调节。

图为制种大户曹老师与实践队队员分享制种经验 朱耀东 供图
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培养新时代新农人,时刻践行“大食物观”,把国人的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