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美大学“‘马’上学‘习’数字赋能,文化兴闽实践队”来到福州城市规划馆和福建博物院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旨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探寻福建文化传承与发展焕发生机的新路径。
有福之州,漆彩流光
步入规划馆的序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巨大的福州传统工艺漆画作品——《有福之州》,面积约208平方米,是世界最大的漆画。其以福州古地图为核心,囊括“三山两塔”、镇海楼、罗星塔、茉莉花、福橘等福州特色元素,将福州的一城之韵,一福之境生动地呈现在队员眼前,福州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发展不断闪现。实践队员们驻足欣赏,领略漆画的艺术魅力,深刻感受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韵味和时代风貌。
(实践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有福之州》)
数字赋能,畅游古今
福州城市规划馆古韵名城展厅展示了昔日福州古城的演变,昙石山文化遗址、城市历史文化中轴线、历史文化街区、“梦中鼓岭”等复原场景,以及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动态电子屏幕,配合精美画风,古韵名城展厅向队员们展示了千年前的福州水乡朝暮之变、晴雨之别,让人仿佛身临其境。VR体验馆还设有“漫步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带上VR头盔,便能够360度沉浸式VR漫游福州古城,看见三维复原等福州古城,在VR视界里欣赏“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福州山水风情。
(实践队成员在福州城市规划馆内体验VR技术)
文物讲历史,数闽听古今
一进入福建博物馆,便可以看到两侧一体机集中展示博物馆的特色展览、精品文物、数字产品及创新互动小程序。随后,实践队队员们跟随李老师的步伐,穿梭于福建的“前世”与“今生”。在李老师的讲解下,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隐藏在文物背后的闽地古老故事。在此期间,实践队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采访,提及到非遗如何跟数字结合的?工作人员回答道:“目前大概是这几种类型,设备类的比如红外线、触摸屏,可以互动、查询文化信息等;还有投影类或者是那种立体的建模,但需要很大的空间以及比较高的成本;此外,还有一种就是后台数据库的建设。”
(实践队师生跟随李老师参观福建博物院)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奇妙体验让队员们对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焕发新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练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推动数字赋能文化发展的新图景贡献青春动力,共赴文化兴闽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