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体验非遗——医路童行实践团赴有邻书院开展拓字艺术之旅
(通讯员:张楠)

8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医路童行实践团与淄博市中心医院暑托班的孩子们来到有邻书院体验拓字研学活动。该书院以秦砖汉瓦等金石藏品原物作为母体开展金石传拓及墨拓八破技艺,是张店区和淄博市两级非遗保护传承项目,被列入张店区和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次拓字活动由第三代墨拓八破传承人王雪莲组织教学。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从雪莲老师播放的短片中了解到,墨拓八破是数件乃至数十件金石器物的组合拓,以表达“金石永寿”之意,传达文化永存的精神思想。实践团成员和暑托班的孩子们在雪莲老师的指导下,依次完成构图、选纸、上纸、上墨、揭取等步骤。活动过程中墨香萦绕,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沉浸在书院雅致的环境中,共同感受非遗的魅力。
拓字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跟随古琴老师王业英的脚步走进有邻书院的“藏宝阁”。在瓦当展示区,王老师通过介绍不同瓦当的朝代和纹样,抛砖引玉出一段段历史传奇。接下来,王老师又着重介绍了出土的历代石砖,石砖上雕刻的文字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且反映了古人的思想。石砖是金石的一种,常见的金石还有甲骨、青铜器、石碑等。王老师强调,“金石与中国文字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体现出了“金石永寿”的深厚文化内涵。在王老师与实践团成员及学生交流金石刻字的内涵时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懂得‘扬弃’”。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实践团成员牢记继往开来的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发扬青春之力。
面对墨拓八破技艺传承“难”的境况,有邻书院积极开展中小学研学活动,通过本次拓字研学活动,实践团成员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也激发了暑托班的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有助于非遗技艺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