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风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提高其保护意识,2024年7月29日至8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云飞小队”的成员分赴各自家乡进行调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实践活动,使更多人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动中。

本次调研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云飞小分队”于2024年7月29日晚以线上方式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中,“云飞小分队”队长召开线上会议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进行详细分工。每位同学积极参与会议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领取相关任务。会议明确了本次调研的内容和地点以及确定了人员分工。首先队员要通过网络资料查找、文献调查了解云南大理周城扎染工艺、保山永子棋和保山甲马的基本发展情况,为实践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接着队员讨论了具体可行的调研方法,决定采用问卷调查、博物馆参观和人物采访等三种方式。最后负责人对调研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不断优化调研方案。线下调研由团队成员张小佳于7月31-8月5日前往云南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周城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采访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馆长、白族扎染技艺省级传承人段树坤和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段银开,深入了解了扎染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观摩白族扎染技艺,还亲手制作了扎染,体验指尖技艺,感受非遗魅力。通过对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的参观,团队成员了解了云南扎染文化、扎染品牌特色以及扎染工艺的传承和相关销售渠道等情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近年来持续性的文化热点。云南扎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扎染等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中,加强非遗文化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在接下来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会进一步了解当今扎染等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扬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助力云南扎染工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为云南周城村非遗传承扎染扎染非遗文化事业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