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剪纸映海情,匠心传非遗

福州连江讯(通讯员 杨婷婷)  
2月7日,集美大学“潮起东南”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中共福建省委关于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的号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立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福州市连江县采访了剪纸协会会长孙文韬先生以及剪纸艺术传承人余晓汉先生,学习了解非遗剪纸的创作过程,感悟非遗文化的独具匠心。
 
图为实践队队师生与孙文韬会长、余晓汉先生合影
坚守情怀:一把剪刀,剪出半生执着
剪纸艺人的情怀,承载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庄严承诺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切责任。走进余晓汉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题材涵盖花鸟虫鱼、人物故事、民俗风情等,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余晓汉告诉我们,他与剪纸结缘于童年,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红彤彤的剪纸代表着喜庆和生机。从那时起,他便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学剪纸技艺。
“剪纸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手艺,一幅作品往往要花费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余晓汉说,为了学好剪纸,他经常废寝忘食地练习,手指被剪刀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他的剪纸技艺日益精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余晓汉先生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剪纸作品
创新技法:与时俱进,赋予剪纸新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就好像濒危动物,愿意投身其中、潜心学习的后继者越来越少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余晓汉先生也不得不正视手工剪纸的市场日益缩减的事实。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
他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推广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向更多人展示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年轻人对这项技艺的兴趣。同时,他还尝试着将传统剪纸与连江独有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形成具有“海味”的独特作品。他相信,与时俱进,用心守护,剪纸艺术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绽放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访谈现场
连江特色:鱼丸剪纸,剪出浓浓乡情
在连江这片洋溢着海洋风情的土地上,连江剪纸传承人们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海洋文化的精髓与剪纸艺术巧妙融合,不仅坚守了剪纸艺术的传统,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的飞跃,开辟出一片独特的艺术领域。《连江鱼丸》便是余晓汉先生“海味”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民俗与文化相交融,技艺与情感相连接,一系列“海味“作品的生成,不仅生动再现了连江人民利用海洋资源、创造美好生活的场景,更深刻传达了他们对海洋的深厚情感与敬畏之心,充分彰显了连江地区独特的海洋文化魅力。
 
图为余晓汉先生作品《连江鱼丸》
剪纸,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余晓汉,这位平凡的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剪出了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剪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更多像余晓汉这样的手艺人的努力下,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杨婷婷    来源:社会实践新闻稿
    发布时间:2025-02-1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剪纸映海情,匠心传非遗
  • 西农学子回访母校——青燕归巢系母校,百鸟衔春筑未来
  • “法网电商 惠农兴邦”调研团赴河南洛阳开展实践活动纪实
  • 暖心春运 共赴团圆
  • 暖心春运 共赴团圆
  • 为了保障春节假期乘客们能够怀着对家的思念顺利返程,山东英才学院“雷锋行动”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2月1日-2025年2月6日,来到了东营汽
  • 02-11 关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