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广西师范大学溯与塑农团队寒假社会实践:探寻永福下村屯甜蜜产业发展路

      位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的下村屯,是华南地区砂糖橘的重要产地之一。这里近90%的农户以种植砂糖橘为生,种植总面积达8万亩,年产量随树龄和气候波动,单株高产可达500斤。然而,在丰收的背后,这一产业也面临着病害威胁、销售渠道单一、政策支持不足等多重挑战。
 
“甜蜜产业”的繁荣与潜力
      下村屯的砂糖橘种植始于2013年。据永福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经研究院考察后被认定为砂糖橘的黄金种植区。政府曾免费向村民发放果苗,推动产业迅速扩张。如今,农户普遍种植1-2亩,单株幼树(3-5年)产量100-200斤,成年树(5年以上)高产可达400斤以上。按当前收购价(小果1.5元/斤、大果2元/斤)计算,农户年均利润约5000至20万元,个别规模化种植户年收入甚至突破百万元。
品种方面,当地主要种植大叶和小叶砂糖橘。两者果实口感相近,但大叶品种果肉更饱满,小叶品种则因树势健壮、抗逆性强更受果农青睐。尽管品种差异显著,两者均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矿物质,深受北方消费者喜爱,成为冬季“补身佳品”。
 

黄龙病威胁与科学防控
      然而,砂糖橘产业并非一帆风顺。黄龙病——这一柑橘类果树的“头号杀手”在当地屡见不鲜。果农李大叔坦言:“一旦感染,整棵树只能砍掉,否则会传染整片果园。”为应对病害,当地采取“三步防控法”:及时清理病株、种植无菌苗木、严格管理传播媒介木虱。村委还联合农业部门推广有机农药和黄板诱捕技术,但部分农户反映防控成本较高,亟需更普惠的技术支持。

 

产业链短板:从田间到市场的困境
      尽管砂糖橘品质优良,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制约了其价值提升。首先,销售渠道高度依赖外地收购商。每天凌晨4点,农户便将新鲜采摘的果实运至村口,由商家批量采购,再经洗皮打蜡后销往北上广及东北地区。村民王大姐表示:“我们只管种,价格全由收购商定,利润空间有限。”其次,深加工产业几乎空白,缺乏果脯、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此外,天气波动对产量的影响显著,2024年因干旱,部分农户收成仅为往年的1/5。


呼声与展望:政策与技术双驱动
      面对挑战,果农和行业专家呼吁多方发力。一方面,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系统以减少旱涝影响;另一方面,拓展电商和深加工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永福县政府表示,未来将推动技术培训常态化,并探索“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桂林市农业研究院专家建议:“引入抗病新品种、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或将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
 
      从一颗砂糖橘的成长到整片果园的丰收,下村屯的“甜蜜事业”承载着农户的希望,也映射出中国乡村特色产业的典型困境与机遇。如何在传统种植与现代产业融合中破局,或将成为永福县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作者:苏丽娜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溯与塑农团队
    发布时间:2025-02-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广西师范大学溯与塑农团队寒假社会实践:探寻永福下村屯甜蜜产业
  • 广西师范大学师光寻梦队开展“访杏坛榜样,悟育人初心”优秀教师
  • 广西师范大学静析婚影队开展城市适婚人群在“离婚冷静期”政策下
  • 资助育人,助梦争先—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进行资助宣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