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深耕光农互补新模式 解码绿色能源新乡村

——湖南科大硕博团队赴大唐华银娄底锡矿山光伏电站调研纪实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农光互补”产业融合要求,落实《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光伏+农业”复合利用部署,7月6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博科技服务团能源评估组奔赴大唐华银娄底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锡矿山光伏电站,以“光伏发电+生态农业”为核心议题,探索新能源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为基层清洁能源项目提质增效注入高校智慧。

锡矿山光伏电站
        作为大唐华银在湘中地区布局的“光农结合”示范项目,锡矿山光伏电站选址于锡矿山采煤塌陷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石漠化区域,这里曾因百年锑矿开采导致植被荒芜、土壤退化。通过“光伏+生态治理”模式,电站在1200亩坡地上铺设深蓝色光伏板阵列,其装机容量达50兆瓦,年发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2万吨。电站创新采用“上层光伏发电、下层农业种植”立体模式:在光伏板阵列间隙,玉米秆挺拔而立,辣椒丛挂满果实,鹿茸菇培育棚错落分布,年产出经济作物超800吨,截至2025年,项目已完成200余亩土壤修复;其余裸露土地遍植格桑花,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种植、花间观光”的复合型生态场景,既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将昔日矿渣堆变为“蓝色光伏海+彩色花田”的生态景观带,又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的“绿色引擎”。

▲鹿茸菇培育棚
        “我们通过光伏板高度可调技术,将板下光照强度控制在农作物适宜区间,实现发电与种植的双向增益。”电站技术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入选湖南省“农光互补”重点示范工程,其“板间距科学配比+作物品种优选”模式,为山地光伏项目与农业生产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经验。“该项目是《城乡建设碳达峰方案》中‘光伏+’模式的鲜活应用。”团队指导老师罗老师在交流中指出,锡矿山光伏电站将“农光互补”与矿山生态修复结合,既盘活废弃工矿用地,又通过“发电收益+农产品销售”双渠道提升项目经济性,为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大唐样板”。

技术人员为团队成员介绍光伏电站
        当光伏板的阴影与农作物的生长曲线重叠,每个参数调试都是‘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青年科研工作者必须走进田间地头,才能让清洁能源技术真正扎根乡土。未来,湖南科技大学将以这次调研为源,为“光伏+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贡献“科大方案”。
 
编辑:李谦 黄梦超 孙鑫 李瑞航 罗瑶民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鼓声震古今,楚韵焕新生——安徽师大学子探访寿州锣鼓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