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推普筑梦”先锋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一站:儒馆传韵,家书筑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沟通的桥梁。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履行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今年暑期7月6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推普筑梦”先锋队以 "推广普通话" 为主题,走进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语言推广实践活动。在衢州的暑期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普通话与这座城市文化地标的紧密联系,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这场奇妙的语言文化之旅。
一、孔庙寻根:普通话里的儒家智慧
衢州孔庙,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承载着千年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里,每一块青砖、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孔子的思想和教诲。
我们团队在孔庙开展了 "普通话讲孔学" 活动。成员们精心准备,用标准的普通话为小朋友讲解孔子的经典名言、儒家的礼仪文化以及孔庙的历史典故。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名句通过清晰、流畅的普通话传入小朋友耳中,小朋友们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孔庙内我们向各位大小朋友们介绍普通话的意义与作用,并为他们介绍了一些容易读错的字词。看着他们认真聆听的神情,我们内心满是温暖与感动。当普通话的声音在古老的孔庙中响起,当传统与现代在语言的桥梁上相遇,我们坚信,这一字一句的介绍,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文化认同的守护、对民族共同体的深情拥抱。愿普通话成为我们心中共同的语言密码,让每一次交流都绽放文明的光彩,让古老的智慧在统一的语言中永远鲜活明亮。
二、学馆溯源:普通话里的浙派儒风
衢州儒学馆,作为南孔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被誉为 "东南阙里" 的活态典籍。馆内一砖一瓦皆含儒风,一景一陈尽展文韵 —— 泛黄典籍静诉千年哲思,青铜礼器重现古礼仪轨,互动屏上 "礼义廉耻" 四字随普通话讲解缓缓晕开,让每一位访客都能触摸到儒家文化的温度。
中国儒学馆内,陈列着儒家文化的璀璨遗产,《论语》经典、四书五经古籍、历代礼器等珍品,承载着千年儒家智慧。这些文化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基,滋养着世代国人的心灵。
我们走进儒学馆,与儒家文化研究者深入交流,用普通话记录下他们对儒家思想的解读与传承。以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向大众传播儒家文化。普通话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智慧跨越时空,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助力儒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弘扬。
三、府山宣防:普通话传递的反诈智慧
府山公园,作为浸润孔子文化的城市明珠,承载着 “东南阙里” 的千年儒韵。园内孔子雕像庄严肃穆,儒家文化墙镌刻经典,一草一木皆浸染着先贤的智慧,一石一径都诉说着儒家思想的深厚底蕴。
我们团队在府山公园开展 “用普通话宣传反诈” 活动。成员们分成两组出发,为傍晚来往散步的爷爷奶奶们讲解反诈知识,与他们讨论反诈技巧过程中,爷爷奶奶们也分享亲身经历,互相提醒。活动结束,老人们称认识到了很多反诈骗技巧。
这场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反诈宣传不是单向的知识输出,而是与老人们心与心的交流。从活动效果来看,通过与老年人的直接交流,反诈知识的传递效率显著提升。他们结合自身经历的讨论,让宣传内容更易被理解和接受,这表明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在反诈宣传中具有实际意义。对团队而言,此次活动验证了普通话宣传在老年群体中的可行性,也为后续类似活动积累了实践经验,同时体现出社会力量在补充公共安全宣传方面的作用。
四、家书传情:普通话下的家国情怀
衢州旧址,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历史坐标,留存着无数游子与故土的情感纽带。这里的一封封家书、一张张信笺,都凝聚着岁月的温度,字里行间诉说着衢州儿女的家国情怀与生活百态。
在旧址的家书展示中,一封封泛黄的家书承载着游子的思念、家人的牵挂以及对家国的热爱。这些家书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情感的寄托。
我们团队在家书展示区开展了 "普通话读家书" 活动。成员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书,用饱含深情的普通话朗读,让现场的观众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情与力量。一封写给父母的家书,用普通话读出来,这一形式揭示:普通话的通用性突破了文字静态局限,提升了家书内容的可理解性与传播范围,让家书承载的个体情感与家国情怀得到更广泛传递,彰显了语言在连接情感与价值认同中的桥梁作用。普通话让家书不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成为了传递情感、弘扬家国情怀的纽带。
此次实践将普通话与文化传播、社会服务深度融合,既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又发挥了语言在社会沟通中的实用价值。普通话作为连接古今、沟通大众的桥梁,不仅促进了文化认同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也在实际生活中助力信息高效传递。它让儒家智慧跨越时空焕发新彩,让反诈知识更易被老年群体接受,让家书承载的情感突破地域限制引发共鸣。这场实践将普通话的推广与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深度结合。它不仅验证了通用语言在连接古今、沟通群体、传递情感中的桥梁作用,更展现出语言规范对强化文化认同、凝聚社会共识的现实意义,为探索语言推广与多元社会需求的融合路径提供了具体而鲜活的范例。(通讯员:卢嘉捷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