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7月7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资源博物馆开展生命科普宣讲活动,宣讲团志愿者及新乡市图书馆五十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中,两名志愿者讲解员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生物资源博物馆四层展厅,志愿者们以标本为线索,将生命演化的壮丽图景串联起,并通过与观众们的互动环节让静态的知识“活”了起来。
在一层展厅,志愿者讲解员以中华鲟和桃花水母标本为切入点,巧妙地对比了无脊椎动物与扬子鳄的生理结构差异。他们用“从海洋到陆地”的故事,生动串联起生物进化的壮丽轨迹,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见证生命的历程演变。
二层的鸟类展厅中,金雕锐利的钩喙和丹顶鹤修长的双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志愿者们邀请孩子们模仿朱鹮单腿站立,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平衡游戏,深入诠释“形态决定功能”的生物学定律。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鸟类骨骼轻量化设计的精妙之处,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层的昆虫展厅宛如一个绚丽多彩的“蝴蝶王国”,7万余件蝶类标本翩然起舞,诉说着昆虫多样性的奥秘。参观者们驻足惊叹,纷纷为自然的精妙设计而折服。
四层的哺乳动物展厅内,东北虎与金钱豹的皮毛对比引发了热烈讨论。志愿者们以生动的案例解析标本背后的生物学知识,孩子们则频频举手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知识的火花在每一个好奇的眼神中闪耀。

科普宣讲点亮生命奥秘,志愿服务传递科学薪火。本次科普宣讲活动以“科普+互动”为特色,将静态展品转化为动态学习场景,这不仅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实践舞台,也是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志愿者的讲解,标本的观察,让参与者在观察与聆听中,既深化了对生命演化、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又充分激发了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热情,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河南师范大学 刘世学 王玉涵 韦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