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生物农药惠农助农,绿色防控助力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虫鸣”团队深入莱芜推动绿色发展

  当青春之力邂逅乡土中国,当专业之智融入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虫鸣”生态文明实践服务团秉承“知行合一”理念,于7月15日至17日,深入济南市莱芜区,以“生物农药惠农助农,绿色防控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精心构建“四大课堂”实践体系,用脚步丈量田野肌理,用学识破解发展难题,在齐鲁大地上书写了一曲新时代大学生服务三农的青春华章。

  社会课堂:共话乡村振兴之路,同绘生态发展蓝图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虫鸣”生态文明实践服务团在省“四进”驻莱芜支队队员、植物医学学院教授周善跃,团委书记张琳带领下,深入济南市莱芜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在大王庄镇会议室,团队与省“四进”驻莱芜支队队长胡保升、莱芜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金生、莱芜区大王庄镇党委书记李传国、副镇长毕研波、镇农业办主任吕学义等领导专家围绕乡村振兴主题进行座谈交流。

  胡保升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鼓励同学们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锤炼过硬本领,深耕农业沃土。李传国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维度,系统描绘了大王庄镇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蓝图,并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展开了深入交流。李金生则深度解析了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着重指出当地在推广生物农药过程中面临的成本管控、效果稳定性等现实瓶颈。这场思想碰撞不仅为团队搭建了洞察三农现状的“瞭望台”,更以智力赋能的形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多元路径。

  在君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公司负责人张松杰以“大棚里的脱贫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再现了生物农药在助农增收中的实践伟力。其分享的“手把手教技术、点对点解难题”的推广经验,让团队成员对“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了切肤之痛的认知。恰逢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委会副秘书长亓昭英到访,她提出的“生物肥药协同增效”理念与“示范田对比实验破认知壁垒”的推广策略,为团队打开了全新的专业视野。

  从大王庄镇到羊里镇,实践团的足迹遍布田间阡陌与农资店铺。在农资店,团队细致调研生物农药的市场流通脉络;在田埂地头,成员们化身“科普宣传员”,以图文并茂的宣传单为载体,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语讲解生物农药的生态优势与科学用法。羊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华会,关于绿色农业发展的深度剖析,更让团队精准捕捉到基层推广的痛点与难点。

  实践课堂:探寻田间农技法宝,传承强农兴农真本领

  在大王庄镇的华山庄园,实践团在总经理王宗福的详细介绍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之旅,深入探寻樱桃种植的先进模式,挖掘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亮点,围绕绿色农业发展深入交流,为当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植物医学学院教授周善跃的“大棚公开课”更是让团队受益匪浅。在酥梨大棚内,周教授深入讲解梨树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详细介绍了梨园采用的套袋技术及其优势,并着重指出早春时期是防治蚜虫、蓟马等害虫的关键窗口期,不仅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科学实用的种植技术指导。

  科普课堂:守护乡村生态美,同心环保向未来

  东王家庄村的村委会大院里,两场主题鲜明的科普宣讲吸引了众多村民。团队成员孙晨涵以“科学使用农药”为核心,从农药分类到防护规范,层层递进解析科学用药知识,特别提醒村民“购药问专家,用药讲科学”。团队成员刘帅君则通过昆虫标本制作展示,揭开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在讲解其生活习性与危害特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生态平衡”理念。

  夜幕降临,羊里街道居民广场的灯光诱捕装置成为最吸睛的“科学展台”。团队成员通过现场捕捉昆虫和展示昆虫标本的方式,向居民们普及昆虫知识,生动讲解了昆虫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在互动体验中强化“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的环保意识,让绿色发展理念如星光般照亮乡村夜空。

  思政课堂:研学传承红色精神,躬行守护绿水青山

  实践期间,团队走进多个场馆开展研学活动。在房干生态馆,成员们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轨迹,从“每人每年种3-5棵花卉”的村规民约中,读懂了“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实践密码,坚定了“生态优先”的发展信念。莱芜709文化产业园内,红色记忆在创新表达中焕发生机。团队成员触摸着活化的历史肌理,既见红色资源如何以文旅融合之姿赋能乡村振兴,更悟“艰苦奋斗”是穿越时光的精神火种,照亮当代兴农路。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与莱芜战役展览馆中,泛黄的史料与震撼的场景再现,让团队成员深刻感悟到“军民同心、其利断金”的精神伟力。红色基因的浸润与生态理念的交融,让青年学子更加明确:推广绿色农业不仅是专业使命,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

  从会议室的思想碰撞到田间地头的实践探索,从科普宣讲的知识传递到红色场馆的精神淬炼,青岛农业大学“虫鸣”团队以“四大课堂”为载体,将专业学识转化为助农实效,让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洪流。这场深耕莱芜的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与田野的对话,更是当代大学生用行动诠释“强农兴农”使命的生动注脚——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国;以绿色之笔,绘振兴蓝图。

    作者: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学生——杨心悦、肖新凯、孙晨淇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齐小团”暑期学堂开班仪式及电影鉴赏
  • 法治阳光照乡村 普法温情护童心——筑梦小鱼实践团深入菏泽开展未
  • 助力学段贯通,促进师资智配——湖州师范学院跨学段教师动态适配
  • 数字媒体学子助力护城河环境巩固提升, 青春实践守护古城生态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