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治赋能基层,青春聚力民生”科港学子助力智慧社区建设
为深入探索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7月14日至16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青春智愿者数字治理服务队”走进江苏省智慧社区建设特色应用试点单位,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科港学子们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专题座谈交流、精准问卷调查等多样化方式,全面探寻智慧社区建设的丰硕成果与实践经验。
首站果园社区:智慧平台织就治理“一张网”
在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果园社区,“智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实地参观了“智慧社区新生态治理平台”。这个依托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的平台,让社区管理迈入了智能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图为队员们调研果园社区新生态治理平台
社区党支部委员陆晓婷介绍,借助“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的大数据应用,社区管理完成了从人工巡查到智能监测的转型升级,居民的满意度因此得到显著提升。相关调研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83%的受访居民表示,智慧服务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安全。
图为队员们就智慧平台建设问题对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采访
图为队员们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填写智慧社区建设调查问卷
图为服务队队员们在苏州市果园社区合影
走进新乐村:“诚信积分”激发自治活力
7月15日,服务队前往“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昆山市新乐村开展调研。该村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通过高标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成了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健康咨询等公益活动,打造出乡村治理的新样板。
图为服务队员们调研社区大数据情况
服务队此次重点调研了新乐村“诚信积分+智慧治理”模式。该村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将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事项纳入积分管理,村民可凭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村团支部书记盛小燕介绍,这一制度实施后,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邻里纠纷同比下降45%,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新乐村创新打造的“数字智慧乡村治理平台”,实现了多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借助智能监测、自动派单、AI预警等功能,平台构建起“一网统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走访过程中,村民们普遍反馈,该平台运行高效便捷,真正践行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图为服务队成员参观新乐社区智慧社区信息平台
在调研尾声,队员们与新乐村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交流,土木工程专业的周圣杰同学结合科研课题做了题为《BIM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能够打破传统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信息壁垒和技术瓶颈》的报告,为智慧社区建设探索新路径。
图为队员们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交流
探访永合社区:“一站式”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
7月16日,服务队走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张家港市永合社区,实地调研其“智慧服务生态链”建设成效。作为示范社区,永合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精准触达居民需求,更在智慧政务专区实现“一网通办”服务升级:居民足不出户便能办结多项业务,就连部分市级权限事项,也可在社区内直接办理,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图为服务队成员调研永合社区“数字生活服务中心”运行情况
服务队还实地体验了社区内的各类智慧化设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筑牢安全防线,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潜移默化引导居民养成环保习惯,自助图书借阅机与数字阅读终端则为居民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让科技便民的成果触手可及。
“智愿者”服务队与社区小朋友交流互动,通过趣味问卷了解青少年对智慧社区的看法,并为积极参与“数字公益银行”活动的小朋友们颁发荣誉证书。
图为服务队队员们在永合社区合影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深刻感悟到: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在于坚守“以人为本”,科技应用的终极目标是真正回应并满足民生需求。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系统梳理调研所得,精心打磨形成兼具操作性的建议报告,以实际行动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注入青春动能、贡献青年智慧。
作者:杨宝、黄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