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社会实践|我们来“鹅城”只办三件事:调研鹅,学养鹅,宣传鹅!

 

  2025年7月13日至15日,东北林业大学计控学院“E路向绥,丹青绘农”实践先锋队聚焦“擘画发展新蓝图,解码乡村振兴路”社会实践主题,深入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以赤子之心投入家乡建设,丰富学识,用专业所长探索助力这座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边陲小镇“鹅产业”的致富之路。

  从扶贫苗到产业链:白羽的蜕变之路

  当团队抵达绥滨县时,绥滨县共青团书记张兆伟热情接待了我们。带着“绥滨养鹅规模如何?”“农户收益怎样?”等问题,张书记带领我们走进绥东镇陈大村。绥东镇副书记姜海涛为我们揭开了这段从零星散养到产值数亿、链动全域的致富史。

  “目前大鹅养殖已成为绥东镇的支柱产业”,姜书记介绍道,“千只以上规模场有70多家。但你们知道吗?几年前,这还是个小规模的‘扶贫项目’。”他指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回忆,“绥滨地处‘黄金羽绒带’,水草丰美,养鹅本是传统。但过去,农户多在炕头散养,不成气候。”转折始于县政府将肉鹅产业定位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通过提供鹅雏饲料补贴(如脱贫户免费领20只鹅雏和40公斤饲料)、设立畜牧业专项发展基金、引进龙头企业等措施,将分散的农户串联起来,构建起“孵化-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2022年,全县养殖量才突破120万只,产值1.5亿元。但你看现在!”姜书记语气振奋,“养殖户散养的鹅,优先供给大鹅分割厂精深加工,单只6、7月份售价可达百元。每只种鹅年产蛋约50枚,优质种蛋一枚能卖到6-7元。这不仅让村民增收,大鹅场还吸纳村民就业,解决了劳动力问题。”曾经的“扶贫鹅”,在政策引导和产业链支撑下,羽翼渐丰,成为实实在在的“致富鹅”。

  在陈大村亿源丰种鹅养殖场,负责人刘传志(原是运输司机,现为种鹅“明星户”)夫妇的热情印证了这点。他们挎着竹篮穿梭鹅群,日产蛋高达3000枚:“光卖种蛋就能换辆小轿车!多亏政府帮忙流转土地建场,还有省里《鹅十条》每只种鹅20元的补贴,这相当于白捡20万!”高标准饮用水、科学控温大棚、严格疫病防控,这些严谨的养殖技术确保了“绥滨白鹅”的卓越品质,为后续深加工和品牌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养殖与全链升级:金翅膀如何炼成

  为深入探究产业升级,在绥滨县政协主席杨树发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获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标志的两江牧业有限公司。这里,我们见证了肉鹅从孵化到加工的现代化流程。2025年,该企业屠宰加工能力将达500万只,产值冲刺3亿元,远非昔日可比。

  智能化是升级的核心。在绥滨大鹅产业集团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全县主要养殖场的画面。“这叫‘天翼云眼’”,工作人员介绍,“今年7月,我们在10个大场安装了87个摄像头,实现远程统一管理。”养殖户季有成对此深有体会:“以前雇1人最多管3000只鹅。现在用手机‘小翼管家’APP,随时看鹅、远程喊话调整饲养,50公顷、10万只鹅管理轻松多了,成本大降!”科技赋能,让传统养殖插上智能翅膀。

  然而,科技落地需普及。团队成员发挥计控专业所长,深入田间地头。“从APP下载到操作管理,我们手把手教!”队员韩烨分享道,“当帮农户打开APP,看到实时跳动的温湿度数据,那份紧张与成就感,让我真切感到知识在乡村振兴中‘活’了起来!”在绥滨大鹅品牌体验中心,我们更被产业链延伸震撼:“鹅司令”牌羽绒服、鹅翎制品、鹅预制菜等琳琅满目。负责人代维一介绍:“我们正建设洗绒厂、服装厂,让优质鹅绒就地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曾经的“白条鹅”被“吃干榨净”——鹅毛羽绒服、刀翎做羽毛球(去年这两项就卖3700万!)、鹅胗鹅掌等副产品价值远超白条鹅本身。一枚鹅蛋,一根羽毛,正撬动亿万产值。

  政策赋能与未来蓝图:白羽腾飞的底气

  “践行大食物观,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绥滨鹅产业注入强大动力。《绥滨县鹅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与省《鹅十条》形成政策“组合拳”,首批1亿多乡村振兴资金中,8000万砸向产业链关键环节:种鹅场、肉鹅场、屠宰厂、洗绒厂。对养殖户的补贴(如商品鹅超10万只,每只补5元)和保险支持(财政补贴大部分保费),极大降低了风险,提振了信心。“鹅二代”刘镇算过账:政策让他10万只鹅的保费省出一台车钱。

  2025年,全县大鹅养殖量预计突破320万只,较2022年翻了一倍多!县政协主席杨树发为我们勾勒出更宏大的蓝图:“等下次你们来,会看到‘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电商’全闭环!我们正扩建‘少年鹅厂’,明年将与屠宰厂、洗绒厂连成一体。”他指向远方,“我们的目标,是让绥滨鹅从破壳到变成商品,全程不超过两公里!”“绥滨白鹅”地理标志品牌已叫响全国,与上海东隆集团合作的高端鹅绒洗选项目9月投产,预计年产值7000万以上。小县城依托“白羽毛”锻造“金翅膀”,振翅欲飞的大梦想清晰可见。

  尾声:数字桥梁上的青春接力

  返程的车窗凝着松花江的晨露。三天里,东林计控学子用行动架起数字桥梁:队员陶子洋教会10户养殖户操作智能监控;队员张弛为大鹅产品制作溯源二维码。“当老乡对着手机喊‘加饲料’,我看到了科技落地的意义。”队长郑舒月在报告中写道。APP跳动的数字背后,是学子们教农户截图保存的耐心,是深夜修改界面的专注。

  共青团张书记递来嵌有合照的U盘:“你们用所学助力了乡村振兴,常回家看看!”车驶过黑土地,江面浮动的白羽与手机微光交相辉映。当古老的养殖智慧遇见现代科技,当青春热忱注入产业振兴,一枚鹅蛋便超越了简单的养殖经济,承载了全产业链的智慧、政企协作的默契、乡村振兴的希望,成为这片黑土地上最生动的“产业图腾”——见证着“白羽毛”如何化作“金翅膀”,带着绥滨百姓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E路向绥,丹青绘农”实践先锋队    来源:“E路向绥,丹青绘农”实践先锋队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赵都绿韵 经智焕新|钢铸太行谱新篇 智绿相融启未来——山东大学经
  • “杏林助梦”医疗服务团走进吴中区太湖街道融悦湾社区开展口腔知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阜益同行实践团开展“七彩织梦,‘阜’泽万家”
  • 山海展农韵,闽台汇新篇丨福建商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