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雪莲绽放润心田,赤康学子筑梦想 —— “西行雪莲·同心雪域”团队西藏赤康村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

大学生新闻网8月2日讯(通讯员 赵乐乐)习总书记指出,要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实践团队奔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赤康村,开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旨在以实际行动服务乡村发展、关爱雪域儿童,让他们在知识中成长,在关爱中坚定前行的信心

▲图为团队抵达赤康村,村干部献哈达欢迎
 

奔赴雪域,回应关切

       7月25日上午,赤康村村委会与“西行雪莲·同心雪域”实践团队赤康村分队联合举办项目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志愿服务序幕。仪式现场,村书记代表村两委致欢迎辞,对团队成员不远千里奔赴雪域高原、投身乡村教育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寄语青年学子把握实践机会、用知识与耐心点亮雪域孩子的成长之路。

▲图为在村委会召开开班仪式

       在仪式交流中,团队了解到,村内近五十名儿童和青少年,因家长白天需外出务工,长期面临假期缺乏与指导的现实困境。家长们殷切希望孩子们在假期“有去处、能学习、被关爱”。为切实回应这一基层需求,团队及时调整支教方案,强化课业辅导与陪伴内容,不仅涵盖语数英等基础课程,还融入科学、心理、手工等综合素质拓展,力求在陪伴与教学中点燃孩子们的求知热情与成长梦想。

▲图为在村委会召开开班仪式
 

笑语初见,温暖启程

       当天,支教活动正式启动,队员们在村委会开展了首次见面会。通过“击鼓传花”、“数字炸弹”、“传声筒”等一系列轻松有趣的破冰游戏,迅速打破了初见时的拘谨与陌生。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羞涩观望,到后来主动参与、热情互动,笑声和掌声在高原的清晨空气中此起彼伏。

       活动结束后,一个名叫格桑玉珍的小女孩拉着队员范伊珍的手悄悄说:“姐姐你们明天还来吗?今天是我假期最开心的一天。”一句简单的话语,让队员们心头一热,也更加坚定了用爱与陪伴点亮雪域童心的初心。

▲图为队员范伊珍与小女孩的合照 

 

课业诊断,精准发力

       之后,团队根据学生的年级,分组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业辅导,耐心倾听他们的学习困惑,细致查阅他们的作业,力求全面掌握孩子们的学情。辅导过程中,队员们发现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尤其在数学计算、英语拼写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基本概念理解也有偏差。

 

▲图为队员范伊珍为小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左)

▲图为队员赵乐乐为高中生讲授物理知识(右)

       面对这一现实,队员们选择以鼓励代替责备,引导孩子们一步步回顾知识点,重建学习信心。当天晚上,团队组织集体复盘会,结合当天学生表现,整理学情记录,迅速调整后续教学策略:针对薄弱点精讲精练、增设小组互助环节、延长答疑时间,力求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真正帮助孩子们在假期中“学得进、跟得上、提得快”

▲图为团队成员开会复盘
 

笔记雪域,心归赤康

       队员张桐贺在日志中写道:“在孩子写下‘老师辛苦了 ’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回应。”课堂之外,队员们也用心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点滴,夜晚围坐灯下,一笔一划填写“赤康学业成长记录”,梳理每位学生的优势与薄弱环节,配合课程安排与作业辅导精准推进,为高原学子量身定制更温暖、更贴近的假期教学方案。

 

▲图为队员张桐贺收到孩子的喜爱

 

结语

       当青春的脚步叩响赤康的晨光,教育不再是单向的抵达,而是藏汉交融的星河共映。未来,“西行雪莲·同心雪域”实践团队”将以青稞田为课桌,在海拔3600米的云端播撒教育的种子,愿每粒种子都长出根脉,扎进雅鲁藏布江畔的岩缝,终成托起格桑花触碰银河的梯。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延红色纪念,绘文化新篇
  •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助力青少年成长,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医”口童声志愿服务队九名成员于7月13日来到了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开展
  • 08-02 关注:113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