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广财“蒲策”传音实践团专访增城助贷:政策温度托举求学梦

       (通讯员 余思靓)2025年7月16日,广东财经大学“蒲策”传音实践团广州三队走进增城区教育局助贷小组办公室,与当地助贷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从申请规模的翻倍增长到全域覆盖的宣传网络,从特殊群体的精准帮扶到“只跑一次”的暖心服务,实践团成员通过专访,全景式了解增城区助学贷款工作的推进成效与实践经验。
  一、数据见证成长:从604到1100的“助梦加速度”
  “2022年办理助学贷款604人,2024年增至1100人;金额从600多万到1800万,翻了近2.6倍。”增城区教育局助贷工作人员翻开统计台账,两组数据清晰勾勒出政策覆盖的扩张轨迹。在广州市12个区中,增城区助学贷款发放金额常年居首,申请人数超过天河、黄埔等老区,成为广州教育资助领域的“排头兵”。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全域无死角”的覆盖网络。目前,增城区助学贷款已实现全区各镇、村及所有高中、中职学校全覆盖,确保无学生因贫困失学。
  增城区2022-2024年助学贷款资助情况 刘嘉怡 摄
  二、立体宣传网:从教室到云端的“政策直通车”
  “政策落地,宣传先行。”每年四五月份,增城区的助贷宣传便进入“冲刺期”。各高中团书记、毕业班班主任化身“政策传递员”,将预申请模板、宣传画册逐班分发,推进预申请工作,确保每位高三学生都能知晓政策。
  校园内的宣传阵地更显“巧思”。增城区一中、荔城中学的电子屏滚动播放政策动画及“申请四步走”流程图;增城中学的公告栏里,宣传册始终保持更新;增城职中的智慧校园平台会精准推送政策提醒,通过校园网和智慧校园平台公布信息。
  官方平台则为政策权威性“兜底”。区助贷办公室每年更新政策海报(2025年因贷款金额调整已换版),并印制宣传册;教育微信公众号按时发布办理指南,2023年7月推送的《助贷办理全流程》、2024年8月的《线下受理倒计时》等,阅读量均破万,及时告知群众办理政策、线下受理时间地点、申请指南等内容。
  增城中学公告栏内的助学贷款宣传册 刘嘉怡 摄
  三、精准帮扶:特殊群体的“专属护航线”
  增城区严格落实退役大学生士兵学费减免政策,按财政部等部门规定执行,本专科生每年最高12000元,研究生最高16000元,需登录全国征兵网填写申请表,提交给高校资助部门及助学贷款合同。
  除退役士兵外,国家奖学金等政策在区内高校精准落地。华商、华立等本地高校负责国家奖学金等的发放,学生有疑问可咨询高校辅导员。
  四、服务升级:从“跑断腿”到“少跑腿”的蜕变
  “同学,你的申请表格式不对,这边有电脑,我帮你重新弄。”每年7-8月办理高峰期,增城区线下受理点的工作人员总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为实现“只跑一次”,让学生和家长多走网路、少走马路,这里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配备电脑供学生打印申请表等材料,对出行不便的家庭还提供上门服务。
  线下服务质效显著,线上服务同样高效。这里设有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群,工作人员“秒回”续贷、还款等问题;省教育厅咨询热线从6月中旬起全天候应答,回应咨询。首贷学生常问的“流程怎么走”、续贷学生关注的“专业变更如何处理”等常见问题,通过微信群、12345热线、现场答疑及公众号讲解等渠道均可快速解决。
  五、实践联动:共织诚信教育“防护网”
  “诚信还款不仅关乎学生征信,更影响政策可持续性。”工作人员向“蒲策”传音实践团建议,可重点参与诚信教育和还款须知宣传。结合当地实际,他们推荐实践团走进石滩麻村、新塘南安村等大村,通过联系村委或街道,以入户宣讲、广场答疑、发放手册等方式,把还款须知讲透。
  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结合专业知识设计诚信教育相关宣传内容,让宣传更接地气,助力政策宣传工作。
  从数据增长到服务细节,从政策宣传到诚信教育,增城区助学贷款工作的每一步推进,都在为学子铺就更通畅的求学路。通过完善的政策体系和贴心的服务,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助力无数学子圆求学梦。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蒲策”传音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0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