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万里边疆·强国有我|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云中牧歌”团队探索北疆产业新篇章

7月19日至22日,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云中牧歌”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北疆产业·产教融合”为主题,依托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平台优势,聚焦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乳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产业发展路径的调研,并以此探寻当地产教融合情况和校企合作需求,为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揭牌成立后的服务北疆产业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企业调研解锁产业发展路径

团队成员先后参访乳业代表企业伊利集团和生物发酵领域标杆企业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聆听其行业领先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于这些龙头企业的调研,成员对乳业、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全产业链有了深入浅出的认知,深入了解了这些大型企业在产业链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在伊利健康谷智慧工厂,团队成员透过观摩乳制品生产全过程,在高度机械化、数字化的流水线中感悟乳业发展的变革。在阜丰集团的微生物实验室,团队成员见证了生产企业坚持把控食品安全、主动应对风险与挑战的决心。

团队成员还前往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内蒙古重点建设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创中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汇聚大部分头部企业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在这里,团队中不同专业的成员深刻认识到乳业中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包括多种学科与生物工程、微生物技术的融合,也看到了技术创新对乳业整个行业的赋能。此外,通过座谈,团队还了解到国际化竞争和产业链各环节“卡脖子”问题所带来的技术瓶颈,为奶业振兴提出了具体的现实需求。

最后,小组成员还通过线上访谈等方式对当地代表中小企业元和药业等开展调研,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破局之道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困境与难题。

二、走进高校探索产教融合情况

7月21日,实践队走进内蒙古农业大学乳业学院参访调研。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乳业学院是是自治区打造的国内首家乳产业学院,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及伊利集团等携手共建。通过学院副院长陈霞老师的介绍,实践团队看到了该学院在乳酸菌等微生物菌种领域科研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了解乳业学院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等成果。在此前的调研中,针对乳品行业技术与人才瓶颈问题,该校会通过企业“揭榜挂帅”途径开展科研攻关,同时通过企业班等特色班级向乳企输送人才,将为自治区奶业高质发展和中国奶业全面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深入基层了解现实需求

实践队首日便前往位于讨思浩村的兴盛源家庭农牧场参观调研。在与负责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家庭农牧场的面向对象和经营手段。农牧场以葡萄种植为主营业务在呼和浩特市销售,同时通过土地认领等方式采用会员制面向中高端用户,向他们提供原生态且优质的土地种植和养殖体验。该家庭农牧场以原生态的优质服务为特色,以引领自然康养的生活方式为经营理念,这让团队成员们深受启发。同时,通过农牧场负责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作为家庭农牧场,同时也作为个体经营的小型企业,其也急需技术的支持和消费人群的吸引,同时,未来它们也将考虑与更多企业开展产品的供销合作。这些经营方式与现实困境,促使实践团队重新思考如何增进基层农牧业发展,以及让乳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成果惠及基层。

四、座谈汇报彰显山大力量。

经过实践调研,团队深刻了解到乳业、生物医药等内蒙古优势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及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实践后期,团队来到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与校团委、体育学院团委老师和研究院院长祁庆生召开座谈。队长卢茂阳同学就社会实践团队形成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基层”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调研模式展开汇报。座谈会上,祁院长表示,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前期将运用山大生物工程领域优势为北疆各产业赋能,后期将扩展至大数据人工智能、土木工程等领域,发挥校地合作的桥梁作用。团队的此次调研,将为开展校地校企之间的合作起到良好的铺垫和借鉴意义。

7月28日,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山大车协远征社会实践团队代表也于现场见证了研究院的正式成立,并受到了李术才校长的接见。李校长勉励实践队员在边疆实践中了解基层民情,感悟“国之大者”,在“行万里路”中加强团结协作,增长知识才干,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和边疆发展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从产业调研到校地合作,山大车协“云中牧歌”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在北疆的实践中体悟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感悟北疆的产业文化底蕴,共同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北疆产业文化品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