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暑期三下乡纪实丨“普音逐梦,语通未来”——推普先行者社会实践队赴商洛柞水下梁镇老庵寺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音逐梦,语通未来”推普先行者社会实践队于8月1日至7日赴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开展实践活动。



普语播撒乡村间,差异推广促心连
实践队走访村民并组织填写普通话调查问卷,分析问卷发现儿童的普通话学习依托学校,多数具备基础表达能力,但受陕南方言影响,发音不准确,对部分事物仍用方言(如称土豆为“洋芋”),而老人大多不懂普通话,普遍说方言。针对问题,实践队制定差异化推普方案。


图为队员进行访谈

普语架桥向未来,手机收心向成长
队伍率先开展儿童推普,通过示范朗读纠正发音、诗歌朗诵等形式提升表达规范性;开展毛笔字、猜字谜等趣味活动增强吸引力。同时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孩子沉迷手机现象普遍,队伍为减少手机危害,开展“丢手绢”“猫抓老鼠”等游戏,在游戏中渗透学习,以线下社交替代线上游戏。


图为书写毛笔字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做游戏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空巢”不空心推普送暖润人心
队伍在面向老年人的推普活动中,考虑到老人对方言的情感认同,队员以方言拉家常切入,营造“自家人教自家人”氛围,弱化“改变”、强化“补充”,采用“方言释义+普通话示范”模式。“由于城镇化加快,劳动力外流,村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队员们意识到不仅要推普,更要送暖,于是发放物资,为行动不便老人打扫院落。


图为团队成员为年迈的李奶奶打扫住处


图为团队成员与爷爷们交流象棋

推普赋能木耳产业,校村携手共兴乡村
队伍采访村支书了解当地木耳产业、乡村旅游及推普需求,将推普与木耳产业结合,通过提升农户普通话沟通能力,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最后,西安工业大学与老庵寺村签订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协议,校村联动,让知识扎根乡土,用实践赋能成长。


图为队员采访村支书


图为学校与实践地签约协议书

此次实践以“人人讲好普通话”为主线,同时关爱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为群众送去温暖。未来,实践队将不忘初心,持续在推普大道上行稳致远。


图为成员与村支书合照

图:宋思甜周易杨成果
指导老师:呼延晓蓉
文:苏菲邢千娇
审核:靳永军
团队指导老师:呼延晓蓉18192220113
学生负责人:宋思甜15991370558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普音逐梦,语通未来”推普先行者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1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