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挖掘齐鲁传统工匠技术的精髓,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6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齐鲁机韵实践队奔赴素有 “木偶艺术之乡” 美誉的山东莱西市,通过实地调研与技艺体验等方式,深度探访莱西木偶艺术馆,开启了一场与千年非遗技艺的对话。
当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抵达莱西木偶艺术馆,受到国家级非遗项目莱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王萍的热情接待。在木雕工作坊内,王萍手持段木和刻刀,详细演示木偶手部制作技巧,重点讲解了斜切口与木纹走向、角度处理的关键要点。紧接着,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手持刻刀,沿着预先划好的线慢慢雕刻。木屑纷飞间,一个个初具雏形的木偶手部逐渐成型。
随后,在馆藏展区,实践队重点观摩了具有历史价值的木偶展品,其中1978年出土于莱西岱墅汉墓的西汉木偶,历经千年岁月,仍保留着古朴的神韵。除此之外,馆内还陈列着众多制作精美的木偶作品,这些作品以《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为蓝本,巧妙融合胶东民间艺术特色,将传统戏曲人物造型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每一个木偶的服饰、妆容、神态都经过精心设计,栩栩如生。在这些木偶身上,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制作工艺,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活动最后,王萍熟练地拆解提线木偶内部构造,结合实物演示“以线控形”的表演原理。随后,队员们也亲自上手尝试,在反复操作中,大家逐渐掌握要领,木偶在手中开始灵活舞动,队员们也对木偶艺术的力学结构与表演逻辑形成了直观认知,真切体会到木偶表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
此次探访不仅让实践队系统了解了莱西木偶的制作技艺与表演精髓,更促使队员深入思考非遗传承的现实路径。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他们期望在未来通过“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年轻一代了解非遗文化艺术、认知齐鲁工匠精神,从而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