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乐乐)为切实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提高一线建筑工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将安全知识送到最需要的地方,2025年7月1日 至7月7日,豫北医学院“舆”你同行,防患于未“燃”消防知识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走进驻马店市平舆县重点在建项目工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针对性极强的消防安全主题宣讲活动。
目前基层地区消防知识普及程度较低,火灾隐患较多。据统计,基层地区火灾事故发生率占总火灾事故的60%以上,且因缺乏消防知识导致的伤亡情况较为严重,所以基层消防科普迫在眉睫。此次实践活动以“隐患排查+知识普及+实操指导”为核心模式展开。
实践团抵达工地时,工人们刚结束早间作业。队长尤婷先与工地安全负责人对接,在项目部会议室查看了工地近期的安全巡查记录。 “最近持续高温,木工区的锯末堆得有点多,咱们下午先从这里开始排查吧。”队长指着记录里的隐患条目说,负责人点头应下,随即安排两名安全员陪同。
聚焦工地痛点,宣讲内容“量身定制”
建筑工地是火灾事故的高发区,易燃材料多、临时用电线路复杂、 动火作业频繁、工人安全意识参差不齐等问题突出。实践团在活动筹备阶段,通过走访县住建局和消防部门,深入了解了建筑工地的火灾风险特点,为本次宣讲“量身定制”了内容方案。宣讲重点围绕工地最常见的电气焊火灾、电气线路火灾、易燃材料堆放火灾等案例展开,力求让每一位工友都能听懂、看会、用得上。
理论结合实操,安全技能“现场练兵”
活动当天,实践团成员们佩戴好安全帽,在工地负责人的引导下, 来到工人集中的安全教育培训区。宣讲分为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两个环节。
在理论讲解环节,团队成员通过PPT展示、事故案例视频播放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友们详细讲解了: 工地火灾的成因与危害:重点剖析了违规动火、私拉乱接电线、吸烟乱扔烟头、易燃物堆放不当等常见隐患。
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针对工地常见的木材、油漆、保温材料等不同类型火灾,介绍了对应的灭火器材选择和使用方法。 火场逃生自救技巧:结合工地复杂的现场环境,强调了如何规划逻生路线、如何正确穿过浓烟、以及被困时如何发出求救信号等关键知识。
最让工友们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实操演练环节。实践团在工地空旷的安全区域设置了模拟火点,现场演示了干粉灭火器的“提、拔、 握、压”四字使用口诀。演示结束后,团队成员们鼓励并指导工友们亲自上手体验。“以前只在墙上看过灭火器,今天第一次亲手用,心里有底多了!”一位钢筋工师傅在成功扑灭模拟火源后,擦着汗笑着说。此外,实践团还模拟了工地宿舍因电器短路引发“火灾”的场景,组织工友们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让大家在实践中熟悉逃生流程,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一页纸”高效宣传,温情关怀暖人心
一页纸宣讲:让宣传变得通俗易懂,更能深入人心,队友丁铃宣讲。尤婷 供图
为了让消防安全知识常伴工友左右,实践团还精心设计并发放了“”一页纸。用可视化操作流程图,多语言警示标贴制造高效传播效果制作筒洁明了的消防器材使用和逃生操作流程图,让工人一目了然。流程图涵盖从火灾发生到逃生的各个环节,方便工人快速掌握关键信息。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语言需求,制作多语言的消防警示标贴,如中文、英文、阿拉伯文等。张贴在消防器材旁和关键位置,起到提醒作用。一页纸”宣传资料便于携带和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更多人了解消防知识。通过这种简洁的方式,提高消防知识的普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涵盖了工地安全“十不准”、灭火器使用图解紧急联系电话等实用信息,方便工友们随时翻阅学习。实践团成员们还深入到工人宿舍区,帮助检查是否存在私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安全隐患,并耐心劝导,将安全理念真正送进工友们的“家”中。
活动反响热烈,安全防线共同筑牢本次工地专场宣讲活动得到了项目施工单位和全体建筑工人的一致好评。工地项目经理表示:“大学生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份沉甸甸的安全责任。他们的讲解生动、接地气,特别是现场实操比我们开十次安全会的效果都好。这为我们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建筑工人是城市发展的建设者,他们的安全至关重要。此次深入工地开展消防宣传,是青年学子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关爱劳动者的具体行动。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关注不同群体的安全需求,开展更多精准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建设平安中国贡献青春力量。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消防知识的普及,是社会文明步的重要体现。一个重视消防安全的社会,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灾害损失,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消防安全对于保障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财选区:0:、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都具有重意义。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消防安全,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参加消防社会实践意义重大。它能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安全防范。通过实践中的培训和演练,大学生可掌握火灾逃生、灭火等应急技能,提升自我保护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同时,参与此类活动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更加关注社会安全问题,并积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在与不同人群的互动中,大学生沟通、协作等综合素质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赴平舆县小分队成员大合照。杨乐乐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