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聚合力促振兴|广西师范大学“乡聚合力”实践团赴隆安县开展“乡村志愿内生动力”专题调研
2025年7月28日至8月3日,广西师范大学乡聚合力实践团赴隆安县那重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乡村志愿内生动力"专题调研。调研团队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多种调研方式,系统考察了那重村村级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分析并总结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可持续路径,为推进可持续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团队调研发现,那重村在自主开展村级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村利用社会工作机构提供的相关理念与方式,有效激发了本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动能。那重村借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重点培育了以返乡大学生和基层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骨干队伍,村民群体则基于乡村固有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自发形成了互助合作的志愿服务模式。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对那重村下辖的多个自然屯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与村两委成员、志愿者代表及普通村民开展了深度访谈。调查数据显示,积分制管理体系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那重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周期性地开展儿童教育支持、老年人生活照料等专项服务,不仅切实回应了村庄的实际需求,还通过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与此同时,党员志愿者群体在大学生离校期间承担了主要的志愿服务职能,从而确保了村庄志愿服务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基于调研结果,实践团队总结一系列关键启示。首先,应强化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志愿服务效能;其次,需注重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育,充分发挥乡土情感纽带在志愿服务中的凝聚作用;最后,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运行框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志愿服务新格局。这些发现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为在不同区域条件下发展此类模式,推进可持续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