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师生赴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感悟航空报国精神
铸国之重器,学航空英模,强使命担当。7 月中旬,成都理工大学“薪火童行青春志,法护心康筑未来” 社会实践团队紧扣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赴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开展 “寻踪成飞砺剑史,庚续蓝天报国梦” 主题活动,推动青年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优良作风。
一、航空报国铸辉煌,薪火相传担使命
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肩负着传承航空报国精神的使命。实践团师生一行走进基地,实地探访 “航空报国” 英模长廊和威龙广场,近距离观摩歼 - 20 等战机模型与实物展品,感受大国重器背后的精神密码。
驻足于歼-20等战机的展品前,冰冷的金属机身下涌动着中国航空工业“十年磨一剑”的炽热脉搏。从零部件的精度把控,到整机研发的数十年坚守,航空人对极致的追求,既是务实作风的生动注脚,是“真抓实干”要求的一脉相承,更是“自力更生”航空精神的深度印证。每一件展品仿佛都在诉说: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韧劲,把每一份资源都用到刀刃上的干劲,才能让国之重器从图纸变为现实。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成飞 “两个终将” 的型号文化如声声号角,在长廊间久久回荡。长廊内,宋文骢、杨伟等航空英模的事迹展板依次排开。实践团成员杨昕在参观后说到:“一张张老照片定格着科研带头人伏案攻关的深夜,见证着科研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攻坚历程。听讲解员讲述歼 - 10 立项时的艰难抉择到歼 - 20 首飞时的万众瞩目,我深切领悟到,从‘修飞机’到‘造战鹰’,从‘跟跑’到‘领跑’,变的是技术迭代的速度,不变的是一代代航空人‘国之所需,我之所向’的忠诚品质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报国担当。”
二、大国重器启新程,青春筑梦正当时
走进基地历史展厅,实践团成员参观了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的珍贵展品和详实资料。成员胡壹鸣表示:“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坚定信念,由衷感悟到航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担当与坚守。从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到如今多款先进战机翱翔蓝天,我国航空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这些一件件凝聚着科研人员心血的航空装备模型,一幅幅记录着奋斗历程的照片,让我们对航空人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
三、铮铮誓言铭初心,科技报国践使命
在龙腾广场,实践团师生面对党旗整齐列队、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字字千钧,如同金石之声,在广场上空激荡回响。实践团指导老师李筱敏说道:“这一次神圣的重温,是初心的再叩问,是信仰的再淬炼。它让每一位成员更加深刻地铭记肩上的使命,进一步夯实了理想信念的基石。”大家心潮澎湃,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崭新起点,自觉将感悟到的崇高航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次活动将理论学习、实践研学与志愿服务紧密结合,既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践行,亦是一场涤荡心灵的党性教育。从历史展厅里感受航空报国的滚烫初心,到龙腾广场上重燃 “强国有我” 的青春热血,每一步都镌刻着理论与实践的同频共振。实践团成员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提笔上色,绘就乡村“和美画卷”
- 2025 年 7 月 29 日至 8 月 7 日,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 “花儿与少年” 实践服务团赴山东德州武城县四女寺镇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结
- 08-13 关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