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探寻下沉市场密码,青春赋能绿色出行——西安理工大学实践队开展新能源汽车消费决策深度调研

  在国家“双碳”战略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普及成为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关键抓手,然而三四线城市仍存在推广瓶颈。2025年7月,西安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暑期社会实践队立足学科前沿,聚焦 “新能源汽车三四线城市消费决策影响” 课题,奔赴西安、咸阳、延安等城市开展深度调研。通过政企协同问策、社区精准把脉、专业科普赋能等多维联动,为破解绿色出行下沉难题贡献高校智慧。

一线调研:锚定产业核心,夯实调研根基

  实践队选择以产业前沿西安为起点,摸清产业脉搏,构建对这座新能源高地更立体的认知,为后续深入下沉市场实践坚实的对比基准。

  车企一线探产能,实践队先后走访比亚迪、吉利、领跑等头部企业西安生产基地,通过走访和座谈,队员们深入询问销量趋势、核心购车群体画像、售后服务痛点,系统收集了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区域销售占比等核心数据。

  

  政府对话明政策,实践队赴西安市发改委、商业局开展专项访谈。聚焦购车政策,充电桩建设进度、路权政策执行及区县财政补贴差异等关键问题,精准定位“小区电力增容难”“跨城充电网络断层”等共性痛点,为破解新能源下沉市场基础设施与制度协同瓶颈提供实证支撑。

  

  链企攻坚溯源头,7月17日,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西安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工程师的介绍下,成员们实地考察了高性能钛合金精密部件生产线,“钛合金凭借其高强度、轻量化特性,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材料,其成本控制与工艺优化直接影响整车性能与续航提升,”队员康雪婷在调研日志中着重记录。

  

下沉解码:深入腹地调研,绘制消费图谱

  7月5 日起,带着从西安汲取的宝贵数据和未解的疑问,实践队分头奔赴更广阔的下沉市场腹地——咸阳,延安,榆林等三四线城市。

  政策扫描揭差异,队员们通过访谈对比发现:咸阳推出“充电桩进社区”专项补贴,但公共快充桩覆盖率仅18%;延安对出租车电动化提供3万元/台置换补贴,但私人购车补贴缺位;榆林依托矿区场景推广电动重卡,却忽视家用车配套建设……区域政策碎片化问题凸显。 图

  问卷民调剖痛点,通过广发问卷、实地访谈等,实践队清晰勾勒出三四线用户对售后,电池,充电便利性等的认知差异,延安宝塔区居民刘先生坦言:“不是不想买,就怕换电池比买车还贵”。此类真实声音被完整纳入调研数据库。

  

  渠道诊断察困局,走访多家汽车经销商发现:三四线城市新能源专营店占比仅15%,多数与传统燃油车混售;售后网点平均服务半径超50公里,技术培训存在明显滞后。“经销商缺乏厂家系统支持,展车配置率低导致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队员余杰在调研中总结。

专业赋能:靶向科普宣讲,破除认知迷障

  针对问卷及实地访谈的“信息鸿沟”问题,实践队发挥材料学科优势,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主题宣讲。

  定制课程消疑虑,基于对新能源车主的伴随式观察和潜在消费者的深度访谈,实践队聚焦“电池安全”,“续航真相”“油电经济账本”等核心关切,结合专业知识与车企技术案例,针对性开发了系列科普指南。

  创新场景助传播,在延安、咸阳等下沉市场,实践队同步推进双向赋能行动;面向消费者,深入社区及商圈,以通俗化语言+互动形式精准答疑,破除续航焦虑、电池成本等核心认知误区;面向经销商,开展专项技术交流,打通双向信息通路——向上传递消费者真实痛点,向下输出企业技术文化,真正构建起用户与企业的高效沟通桥梁。"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车企下沉战略,政府惠民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更探索出高校联动产业、青春力量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创新路径,彰显了西安理工大学新时代工科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未来,当技术之光穿透认知迷雾,当政策暖流浸润县域沃土,绿色出行的车轮终将驶过山岭,抵达每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家门口。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