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青春舞台演绎家国情怀,创新课堂点亮科学梦想 ——“碧野寻踪”实践队深耕情景剧讲活院士精神

  
  如何让国之栋梁的报国情怀可触可感?如何让深奥的科学探索故事直抵童心?今年暑期,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青绿希望之碧野寻踪社会实践队,化身“编剧”与“导演”,将情景剧课堂搬进河北易县图书馆和保定满城区中学校园。他们以“大先生”精神为魂,以创新情景演绎为桥,深情讲述了周守为、薛其坤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人生,为基层学子带来沉浸式的“思政+科普”双重盛宴,在少年心中种下爱国与创新的种子。
  易县图书馆学生合影(图片来源:实践队供图)
  碧海丹心:一场风浪中的科研“战地会议”
  在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第一中学的初中课堂,海洋油气工程专家周守为院士“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故事,被浓缩成一场惊心动魄的《深海攻坚》情景剧。实践队员们精准切入周院士团队面临的关键抉择点——南海边际油田开发的生死时速。
  “科研新锐小李”手持模拟数据图,激情澎湃地展示新一代水下生产系统蓝图:“效率提升40%,这是打破封锁的钥匙!追加15%投入,三个月极限测试,值得一搏!”
  “项目主管老张”眉头紧锁,敲击着虚拟的预算表和进度板:“平台爬坡期,每一天都是真金白银!成本红线已亮灯,工期拖延谁来担责?现有方案更稳妥!”
  “安全专家王工”调出南海实时风浪数据模型,警报声仿佛在教室回响:“深海不是实验室!极端波高、强腐蚀环境,新系统未经验证,一个阀门失效就是生态灾难!”
  最终,“周守为院士在争论中沉稳起身,目光如炬:“国之所需,我辈所向。创新不能停,风险更要控!划拨20%预算,在近海可控区搭建1:1试验平台,同步极限环境测试与成本优化。三个月,我们要答案,更要安全!”决策落地,掌声雷动。
  这场高度还原科研决策现场的情景剧,不仅展示了深海油气开采的世界级难题(如极端环境适应性、超高成本控制),更让抽象的“能源报国”具象化为一次次的技术突围、风险权衡与责任担当。当结尾处“把论文写在祖国海疆”的誓言响起,孩子们仿佛看到钻井平台在惊涛骇浪中巍然屹立,深刻理解了周院士团队如何用“敢为人先的闯劲”与“如履薄冰的严谨”,托举起国家能源安全的脊梁。
  《深海攻坚》情景剧现场:队员扮演项目团队激烈讨论(图片来源:实践队供图)
  追梦无阻:一千次失败垒起的科学高峰
  转向易县图书馆的小学课堂,实践队为孩子们铺开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科学画卷——薛其坤院士“追梦无阻,量变人生”的攀登之旅。这里没有激烈的争论,却有着静水流深的力量。
  队员们用生动的比喻,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发现形容为“在宇宙的琴弦上寻找最完美的共振”,而苛刻的实验条件则是“让一粒电子在比发丝细万倍的‘岩石迷宫’里走出精确舞步”。
  “实验室的日与夜”场景中,队员们化身薛院士团队,用象征性的动作重复着“制备-测试-记录”:灯光暗下又亮起,模拟昼夜交替;“失败!”的提示牌一次次举起,队员们却眼神坚定,立刻围拢“优化方案”。当第1001个“样品”数据在屏幕上亮起成功的绿色光芒时,全场爆发出小小科学家们由衷的欢呼。
  “7-11先生”的剪影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清晨微光中第一个推开实验室大门的背影,深夜路灯下最后一个离开的疲惫却满足的脚步。“科学家是幸福的职业”——这句薛院士的肺腑之言,通过队员温柔的讲述和专注的神情,传递出探索未知的纯粹快乐。
  薛其坤的故事,让孩子们看到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由无数个枯燥日夜和上千次失败“堆砌”而成。“失败一次,就优化一次;再失败,再优化!”的执着精神,以及“量变积累终促质变”的朴素哲理,通过具象化的实验场景和情感充沛的讲述,化作激励孩子们不畏挫折、专注积累的温暖力量。
  实践队员在易县图书馆为小学生讲述薛其坤院士故事(图片来源:实践队供图)
  创新破壁:从“听故事”到“入故事”的育人跃迁
  “碧野寻踪”实践队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精准的受众洞察与深度的精神解码。
  分层设计,精准滴灌:针对初中生思维活跃、渴望深度参与的特点,周守为情景剧强化矛盾冲突与决策思辨,引导其理解国家战略需求下科技工作者的复杂考量;面向小学生认知特点,薛其坤故事则突出形象比喻、情感共鸣与重复中的力量,用诗意语言包裹深刻哲理。
  幕后深耕,专业打底:为真实还原科研场景,队员们提前数周研读院士专著、技术论文,咨询相关专业师生,确保科学细节严谨(如南海环境参数、量子实验原理的通俗化表达),连情景剧中使用的“数据图”“预算表”都力求仿真。
  从观看到共情:课后,方顺桥一中的学生围着“院士”扮演者追问:“如果测试失败了怎么办?”易县图书馆的孩子则认真地在日记本上画下“1001次实验”的小格子。一位带队老师感慨:“情景剧把‘遥远的榜样’拉到了孩子身边。他们不仅听到了故事,更‘经历’了抉择,感受到了那份坚持的温度。”
  方顺桥一中的学生询问“院士”扮演者(图片来源:实践队供图)
  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以情景剧为舟,载着“大先生”们“以身许国”的赤诚、“十年磨剑”的坚韧与“敢攀高峰”的胆识,驶入青少年的心港。当周守为的“海疆论文”与薛其坤的“量变哲学”在孩子们闪亮的眼眸中交汇,我们看到,“碧野寻踪”播下的不只是一颗颗科学的种子,更是以创新精神传承报国志向的火把,照亮少年前行的征程。
    来源:“碧野寻踪”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逐关中革命根脉,燃青春奋进星火
  • 为深入探寻关中革命根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关中革命根脉,燃青春奋进星火”暑期社会实践团再入富平老城记忆馆,开启了一
  • 08-17 关注:14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