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生态棱镜解码绿色转型

2025年8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学院"生态棱镜·青山方程组"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启动"新质生产力护航者"专项调研,首站走进国家级环保教育基地——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心洲污水处理厂。这支由能源与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和物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以"环境治理效能的量化评估与价值转化"为核心命题,深度解构水务行业绿色转型的科技密码。
   
图: 团队成员于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在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展示大厅中,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主任细致地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基本信息。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位于重要的地理位置,是一个日处理能力67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工厂,占地仅760亩,却能联合其他7个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600km2内的污水处理,承担着南京市主城区40%的污水处理量。污水经过机械格栅、沉砂池进行二次沉淀,然后通过反硝化深床滤池,在接触室进行消毒,最终由排放泵房进行中水回用或排放入江。其排放符合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优势特点。引发团队热烈讨论,这些数据不是简单的环保指标,更是代表国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的有力保证。
   
图: 处理厂主任为团队成员介绍讲解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神经网络计算及程序规划逐渐用于各行各业。在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智慧水务大厅中,主任带领团队成员观看智慧水务处理系统。调研重点聚焦新科技与水处理工艺的协同创新。中央控制室实时数据显示处理过程,对于污水处理的各环节各链条,如有数据异常,可以及时发现,立刻处理。团队成员中的电气自动化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同学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当代是一个科技的时代,只有紧紧抓住科技这个工具,用好科技,是为经济和产业谋转型,为人民谋福祉的一个关键因素。
   
图: 团队成员在智慧水务大厅
脚步迈入污水处理区,成员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污水散发的气味及污水乌黑的颜色,让人震撼。主任向成员们简单介绍了污水颜色、气味的由来及污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等。沉淀池彼此隔开,通过格栅的污水在此进行沉淀,难以想象此时的污水在经过处理后能达到生活用水标准,不禁感叹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最后看到处理后的蓄水池时,水面清澈如镜,倒映蓝天白云。在生态蓄水池上方,20676片光伏组件组成的"蓝色海洋"格外醒目。,年发电量可达1495万千瓦,占厂区总用电量的18.65%,相当于减少约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此,我们已经探寻到了绿色转型密码,就是通过科技来弥补科技产生的不良影响,运用科技促进产业的转型,将环境治理与经济效能相结合,就是新质生产力,也是绿色经济的真谛。
       
图:团队成员在污水沉淀区  
调研尾声,团队达成共识:当67万立方米的污水在科技魔方中完成华丽转身,当光伏矩阵将阳光转化为绿色动能,这场水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是新质生产力最生动的注脚——用科技治理科技产生的环境负债,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