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十指春风暖桑榆 非遗薪火映雪域:西安交大学子拉萨敬老院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和文化润藏号召的时代强音,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社会实践团队堆龙德庆分队,扎根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以青春热忱牵起长者之手。在这里,他们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浸润着中华美学精神与文化根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活动,以青年学子的实际行动,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之歌。

图为团队成员于养老院门口合照 夏悦通讯员摄
  在养老院温馨的氛围中,青年学子们倾情投入,精心设计了多场互动性强、文化意蕴深厚的非遗手工课堂。五彩丝线在指尖穿梭盘绕,中国结艺课堂里,“左线压右线,从圈中穿出...”轻声的讲解伴随指尖的穿梭,象征团结与吉祥的中国结在耐心示范与专注学习中渐次成形。漆韵流芳,漆扇体验区的队员们引导老人选择喜欢的颜料滴入水中,看墨韵如烟霞晕染,素白书签轻点期间,提转定格漆艺雅韵。靛蓝生花,老人们在队员的帮助下捆扎方巾,后浸入靛蓝染缸,扎染拆线瞬间,蓝白交错的花纹在布上绽放。螺钿映彩,队员们简化螺钿镶嵌工艺,备好细碎贝片与简易饰品,协助老人以镊子夹取七彩贝片,蘸胶镶嵌于发簪之上,凝聚成闪耀的匠心之作。此外,团队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引入超轻粘土创作、藏式图腾涂色、剪纸技艺体验等技艺。每一项活动,青年学子都俯身相伴,手把手指导,让古老技艺在轻松互动与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

图为团第成员教学老人进行绳结体验 林虹余通讯员摄

图为老人在团队成员帮助下进行漆扇体验 林虹余通讯员摄
  为期20天的实践活动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共绘民族团结长卷”将实践推向高潮。学子们将老人们在各项非遗活动中创作的精彩作品元素精心汇集,铺展开一幅象征团结的画卷,并诚挚邀请长者们共同签名留念。当老人们带着成就感和喜悦在画卷上郑重落笔,那一刻,不仅凝聚了数日的实践成果,更将跨越代际的民族情谊与共同守护的文化记忆,具象化为一份承载着温暖与希望的珍贵礼物。

图为老人展示绘画作品 林虹余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与参与手工体验的老人合影 林虹余通讯员摄
  青春的热忱与岁月的智慧在此刻交融,碰撞出的是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火花,是代际之间心意相通的暖流。盘绕的五彩丝线,缠绕着对和谐美满的期许;绽放的靛蓝花纹,晕染着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底色;拼贴的璀璨螺钿,闪耀着匠心与创造的永恒光芒。而那份由青春之手汇集、由长者之笔点亮的“民族团结长卷”,更是无声地诉说着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深情。每一件作品,每一次互动,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与创新表达。

图为团队成员手持实践期间创作的长卷与老人合影 李嘉辉通讯员摄
  西安交通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以非遗为纽带,将关怀与敬意融入服务边疆长者的点滴行动,在真诚的交流中深度参与文化传承的使命。他们以非遗为媒,在服务边疆老人、提供适老关怀的同时,深度参与了文化传承,不仅锻炼了自身才干,更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贡献了青春力量,让非遗薪火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社会实践团队堆龙德庆分队 林虹余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