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胶东薪火红脉调研团走进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为深入探寻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感悟波澜壮阔的解放征程,近日,山东大学胶东薪火红脉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赴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胶东薪火红脉调研团深耕胶东红色记忆,目前已于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烟台东炮台等地展开广泛调研,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团队成员与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合影)
(团队成员与烟台市东炮台工作人员合影)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欧陆风情闻名于世,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华北地区至关重要的战略港口和军事要地,青岛成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力量激烈角逐的前沿阵地。调研团此行,正是为了追溯这段风雷激荡的历史,从珍贵的史料与文物中,汲取前行力量。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馆记留影)
       步入庄严肃穆的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时光仿佛倒流回那个决定民族命运的年代。展陈的历史照片、文献实物和场景复原,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解放战争末期发生在青岛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调研团成员的视线被一件标志性事件牢牢吸引——1949年2月的“黄安”舰起义。在国民党政权分崩离析、全国解放大势已定的背景下,驻泊于青岛的国民党海军“黄安”舰官兵,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光明之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英勇机智地冲破敌人的海上封锁,成功驾舰驶向解放区。这一壮举,不仅是解放战争中人民海军接收的第一艘军舰起义,更如一把利刃,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残存的海上力量,极大鼓舞了前线军民的士气,为人民解放军积累海防及策反工作经验提供了宝贵实践,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黄安舰”起义 )
 
      “黄安”舰起义奏响了青岛解放的序曲,而随之而来的青即战役则是一场硬仗与决胜之战。纪念馆的展陈清晰勾勒出1949年5月至6月间那场关键战役的艰苦历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下,以摧枯拉朽之势,对国民党军队构筑的坚固防线发起了猛烈进攻。战士们浴血奋战,先后攻克即墨等外围要点,步步向青岛市区推进。经过连续作战,最终于1949年6月2日,将胜利的红旗插上市区,宣告了青岛的全面解放!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自1923年8月青岛党组织诞生以来,历经二十六载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彻底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青即战役)
 
       透过历史的硝烟,调研团成员深刻认识到,青岛的解放,是全国解放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组织建立到最终胜利的二十六年光辉历程中,青岛地区的党组织始终在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最终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携手全国人民共同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此次社会实践考察,对调研团而言,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淬炼。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今日青岛的繁荣与发展,源于昔日无数革命先辈的矢志不渝、流血牺牲。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信仰与理想的胜利,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胶东薪火红脉调研团通过本次对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的深度调研,更加坚定了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团队成员表示,必将把在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奋进的动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与优良传统,将其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的血脉在胶东大地、在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炽热、永续流淌。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胶东文脉调研团廖如意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