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十堰市火车站北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以“垃圾分类齐参与,绿色十堰共践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红色千里行”团队组织的志愿者们通过知识讲解、互动游戏、问卷调查等形式,将环保理念生动地传递给市民,为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红色精神引领绿色行动 青年担当践行环保使命
清晨7时,火车站北广场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志愿者们早早来到现场,精心布置活动场地。鲜艳的宣传展板、便携式四色垃圾桶模型以及趣味十足的互动道具,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以‘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绿色使命’为宗旨,选择火车站广场作为活动地点,正是看中这里人流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垃圾分类知识传播给更多人。”
活动开始后,志愿者们分为两组展开行动。第一组通过“垃圾卡片分类”游戏与市民互动,参与者需将印有各类垃圾的卡片投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游戏不仅趣味性强,还寓教于乐,让市民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一位带着孩子参加游戏的家长感慨道:“这种形式既有趣又有意义,孩子玩得开心,也学到了知识。”
第二组志愿者则穿梭于候车人群中,发放团队自制的《十堰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小区设施评价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市民的疑问,例如“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但普通干电池已实现无汞化,可作其他垃圾处理”等最新政策细节,并实时记录市民的反馈意见,为后续调研提供数据支持。
深入调研倾听民声 数据助力城市治理
在互动区旁的遮阳棚下,市民李女士正认真填写问卷。她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为城市环保出一份力。”这份精心设计的问卷不仅帮助团队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真实看法,也为政府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了参考。例如,问卷中“您认为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存在哪些不足?”“是否支持对混投行为进行适度处罚?”等问题,直击当前垃圾分类治理中的痛点,为精准施策奠定了基础。
红色文化与时代需求结合 青春力量点燃文明之火
从延安精神宣讲到生态文明实践,“红色千里行”团队始终探索着红色文化与时代需求的结合点。在此次活动中,青年学子们既充当政策的“传声筒”,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给市民;又扮演民情的“收音机”,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搭建起市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垃圾分类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持久战,而青年力量正是推动这场战役不断向前的重要动力。正如团队队员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共同为绿色十堰、文明十堰贡献力量。”未来,“红色千里行”团队将继续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在环保实践中展现青年担当,让文明之火越烧越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也为十堰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证明,青春的力量可以点燃希望,绿色的理念可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