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山东大学(威海)山海情深实践队队员走进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党建活动室,对刚结束三年青海海北州援教任务的任崇静老师进行专题访谈。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室内,映照着墙上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展板,与"党员风采"栏中任老师的工作照交相辉映。这位曾获"山东省最美教师"称号的党员教师,用平静而坚定的语气,向队员们讲述了她3200米高原上的教育故事。
初心如磐:3200米高原上的党徽闪耀
"记得刚到海北职校的第一天,走几步楼梯就气喘吁吁。"任老师轻抚胸前的党徽,回忆起初到海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时的情景。2022年8月,作为临沂卫校首批援青教师,她面对的是简陋的实训设备、匮乏的教学资源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尽管高原反应严重,她仍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准备教学器材,常常是一边吸氧一边批改作业。
在发现当地护理教学仍停留在理论灌输阶段后,她立即组建"教学攻坚党小组",将每周三下午定为"政治业务双提升"时间,带领当地教师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教研活动。党建墙上的"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这个平均海拔3200米的校园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党员教师就是要冲锋在前。"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精准帮扶:浇灌高原医疗人才之花
"护理教学最重要的是规范操作和人文关怀并重。"任老师点开手机相册,向队员们展示学生们在实训室认真操作的场景。她根据高原地区常见病特点,重点强化心肺复苏、高原反应急救等实用技能培训,将藏族传统医药知识与现代护理技术相融合。
在实训教学中,她坚持"手把手"指导,从血压测量到静脉穿刺,每个细节都严格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规范操作,她常常亲自示范十余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海北职校护理专业学生在2024年海北州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多名毕业生也已成为当地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
情暖高原:跨越山海的师生情
"最让我感动的是学生们纯真的心意。"任老师指着墙上挂着的一条哈达说道。那是去年教师节,全班学生自发组织,在她宿舍门口齐唱藏族民歌《格桑花》后赠送的礼物。哈达上密密麻麻签满了学生的名字,其中一位学生写道:"您教会我用听诊器听见心跳,也听见了草原的心跳。"
疫情期间,她主动承担起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发现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准备辍学,她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情况并协助申请补助;为了让受伤的学生不落下课程,她坚持上门辅导。"党员教师的责任,就是用心守护每个孩子的成长。"这句话被学生们记在了班级日志里。
山海情深:续写鲁青协作新篇章
如今,已完成援教任务的任老师回到临沂卫校,但她与海北职校的情缘仍在延续。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她继续为高原学子提供线上指导,实时解答疑难问题。"教育帮扶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她说。
窗外,夕阳为党建墙上的党徽镀上一层金边,照亮了那条签满学生名字的哈达,也照亮了教育帮扶路上前赴后继的身影。教育援青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两种生命形态的相互滋养。山海相连,鲁青同心,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帮扶,正在雪域高原续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