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至22日,河海大学“大河安澜”黄河生态文化发展寻迹与护河行动实践团,赴河南郑州、开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政企走访、实地勘察、校园宣讲等形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

实践期间,团队首站走进开封市水利局,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展座谈,借助沙盘模型明晰灌区布局与分配逻辑;随后实地考察柳园口渠首闸河滩、黑岗口黄河文化广场,直观感受黄河水利工程“防洪减灾”到“生态惠民”的转型成效。在柳园口黄河湿地风景区,成员见证“地上悬河”景观,聆听居民介绍堤坝“防洪兼景观”的双重价值;在金明池调蓄水库,记录水鸟栖息、绿植环绕的生态实景,并与工作人员交流精细化保护措施。

团队还走进开封市五一路第一小学,以PPT、短视频等形式科普黄河生态价值与治理成就,通过趣味互动播撒护河理念;赴柳园口乡和尚庄,探寻黄河与村落的百年共生史,在黄河42号坝感悟治黄嘱托,走访林则徐主持修建的“林公堤”传承治水精神。此外,成员参观郑州市黄河博物馆,追溯黄河变迁与治黄历史;与和尚庄村民深入访谈,记录“搬离堤坝住新村”的民生变迁,收集“规范黄河游览区经营”的村民诉求。

此次实践将理论与实地结合,团队成员表示,将梳理调研成果形成建议,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观,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