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骆山龙舞,“非遗”文兴——走近“江南第一大龙”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民间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民俗信仰,其保护和传承关乎文化血脉延续。生逢新时代,青年人应当担起肩上的文化责任,为传承“非遗”、文化强国注入青年力量。

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骆山大龙’调研队”一行四人前往南京市溧水区骆山村,开展以“江南龙舞、非遗兴文”为主题的暑期调研项目。
本次实地调研主要由吴孝灿同学进行采访,张梦媛同学负责采访记录、音频录制,吴萱与陆刘欣同学进行图片、视频拍摄。团队共同前往相关地点进行考察、收集材料。
 
初识骆山大龙
“骆山大龙”历史悠久,是南京市溧水区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溧水的“非遗”中级别最高,是溧水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7月11日下午,团队前往溧水博物馆,初探骆山大龙。
 
 
 
 
 
在溧水博物馆中,团队成员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骆山大龙的知识,近距离观察了展出的骆山大龙龙头。龙头造型独特,装饰复杂,与大众印象中的龙头大有不同。
 
走近骆山大龙
为进一步了解骆山大龙,自7月12日起,团队于骆山村中进行实地调研。骆山村村委会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们表示感谢!
在村长与村支书的带领下,团队来到平日闭门的龙王庙并进行参观。龙王庙内存放着拆分的骆山大龙,这是团队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大龙之“大”,无愧于“江南第一大龙”的称号。
 
行至龙凤台,村长主动“化身”讲解员,仔细讲述龙凤台的来历、龙凤台墙上的画像、龙凤台的用途以及杨氏与骆山大龙的渊源。
 
 
 
在村长与村支书的帮助下,团队有幸见到了骆山大龙传承人、龙委会会长杨木海老先生。杨木海老爷爷和蔼可亲,非常热情地接受团队的采访。在对谈中团队得知杨木海老爷爷已经77岁,但仍参与舞龙,致力于推广舞龙,岁月并没有磨灭他对“骆山大龙”的热爱。正是因为有无数像杨木海老爷爷一样的非遗传承人,今天的人民群众才有机会看到如此多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跳龙需要的我都知道,我会传承下去,一代教一代。
                                            ——杨木海
 
 
 
 7月18日下午,团队一行四人来到澄一堂画廊。南京市溧水区作家协会主席潘惠明先生在画廊二楼接受了团队的采访。潘惠明先生对“骆山大龙”也颇有研究,他耐心地向团队讲述了“骆山大龙”在南京溧水区的文化地位、大龙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阐释了舞龙的文化意义,列举了“骆山大龙”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举措。
 
至此,“骆山大龙”调研队暑期项目的第二阶段进入尾声。
展望大龙腾飞
通过多日的走访调研,团队发现“骆山大龙”当下的发展困境是许多非遗正在面对的,即非遗保护人才紧缺、专业知识欠缺、人员配备较少,这是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骆山大龙”至今只走出过骆山村一次,而这已是一个好的开端。杨木海老爷爷、潘惠明主席都对“骆山大龙”的发展前景抱有信心,杨木海老爷爷表示自己一定会将江南龙舞文化的火炬传递到下一代手中,潘惠明主席更是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年轻人有活力、有新点子,为古老的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将村落之中的大龙带向更广阔的世界。”
近年来国潮之风掀起,“大龙”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新时代,“骆山大龙”一定会迎来它的发展机遇,飞出骆山村,飞向更广阔的天地。骆山龙舞,“非遗”文兴!
    作者:张梦媛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19 浏览:
  •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78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举国欢庆。而今天,我们带着崇高的敬意参观了山东省禹
  • 08-18 关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