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钢城蝶变路绿染唐山焕新天——长安大学实践队调研唐山生态工业转型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7月20日,长安大学赴河北唐山“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唐山规划展览馆与唐山工业博物馆开展实践。
唐山市规划展览馆:解码城市重生密码
在规划展览馆,实践队员沿时光长廊,系统梳理唐山历次总体规划脉络。600平方米的声光电沙盘生动复刻中心城区风貌,无声述说其作为近代工业发祥地的荣光——“七个第一”的工业奇迹在此铸就。队员们驻足“国土空间规划”展区,对比1976年震后重建蓝图与新时代规划,南湖从采煤塌陷区蜕变为城市绿肺的生态实践,深刻诠释了唐山“产业升级与生态修复并重”的转型智慧。“从工业伤疤到生态画卷,唐山人民以勇气重塑家园,其坚定步伐令人震撼。”队员张玥深有感触。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专业讲解(梁惠强摄)
唐山市工业博物馆:追踪产业蝶变足迹
在唐山工业博物馆,实践队员们通过沉浸式参观,系统学习了城市工业转型的完整脉络。实践队员们依次参观了蒸汽机车陈列区、近代工业车间复原场景以及现代工业创新展厅,重点了解了博物馆在传统工业设备升级、绿色生产流程改造和转型精神传承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实际体验地下矿井,感受唐山工业发展的不易与辉煌。从斑驳的老旧机床齿轮纹路里的高耗能印记,到高科技智能生产线模拟演示中低排放、高效率的转型成果,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唐山工业从传统重工业向绿色智能产业转型的显著成效,更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关键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专业讲解(林伟航摄)
此次实践不仅让队员们触摸到唐山由工业钢城到生态绿城的转型脉搏,更汲取了其勇毅前行的精神伟力。队员们将此次唐山之行的所见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更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李松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