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理工大学实践团对中郝峪村的长者食堂展开深入调研,以实地探访的方式,近距离观察食堂运营情况,感受村庄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温暖。
推开长者食堂的大门,整洁明亮的用餐环境扑面而来:地面一尘不染,桌椅摆放得规整有序,柔和的灯光让整个空间显得格外温馨。临近午餐时间,村里的老人们陆续前来,大家自觉排成队伍有序取餐,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食堂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亲切的态度,一边为老人们递上热腾腾的饭菜,一边轻声询问口味偏好,一句句家常问候让食堂里满是烟火气与暖意。
据实践团了解,中郝峪村的长者食堂为村内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服务。为满足老年人的饮食需求,食堂在餐食准备上格外用心:每天提供的饭菜种类丰富多样,既有软糯易嚼的主食,也有荤素搭配的热菜,还搭配了清淡的汤品与爽口小菜,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消化能力与营养需求。工作人员每天清晨便开始采购新鲜食材,从清洗、烹饪到装盘,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食物的新鲜与安全。同时,他们还会定期收集老人们的反馈意见,根据建议调整菜品口味与搭配,力求让每位老人都能吃得舒心、吃得满意。
值得关注的是,长者食堂不仅是老年人的 “饭堂”,更成了他们交流互动的 “社交空间”。用餐时,老人们常常自发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拉家常:有人分享家里的趣事,有人交流养生心得,还有人回忆年轻时的生活片段,欢声笑语不断。这种轻松的交流不仅拉近了老人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更让他们在集体氛围中感受到村庄的温暖与归属感,不再因子女外出而孤单。
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在与实践团交流时表示,设立长者食堂是村庄关爱老年人的重要举措。随着村里年轻人多外出务工,不少老年人面临就餐不便等生活难题,长者食堂的建立,既切实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他们不用再为一日三餐操劳,也让老人们真切感受到村庄的关怀。更重要的是,食堂的运营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与和谐氛围 —— 老人们在这里得到尊重与照顾,参与村庄活动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时常主动为村庄建设建言献策,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