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重走红色足迹 传承精神血脉

  7 月 12 日至 20 日,一支实践团队踏上红色热土,历时九天跨越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瑞金、上海、嘉兴、南昌八地,在历史现场探寻红色精神密码。

井冈山:红土地上的信仰微光

  7 月 12 日清晨,井冈山的薄雾中,茨坪镇外的大巴载着队员们开启了旅程。在毛泽东同志旧居,那盏布满划痕的油灯静静伫立,1927 年冬,毛泽东在此裹着旧棉袄写下《井冈山的斗争》的故事。
  黄洋界哨口的山风里,"三里竹钉阵" 的智慧与仅存三发炮弹的迫击炮传奇,再现了 1928 年红军以少胜多的奇迹;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19 岁女战士吴月娥抱敌跳崖的壮举,与 4.8 万烈士中近九成 "籍贯不详" 的名单形成震撼对比。

延安与西柏坡:实干与担当的接力

  7 月 13 日的延安,枣园梨花香混着《南泥湾》的歌声。在杨家岭窑洞,毛泽东同志纺出的 "甲等线" 与带缺口的搪瓷缸,诉说着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实干哲学;南泥湾万亩稻田边,三五九旅战士用刺刀开荒的痕迹,让 "自力更生" 不再是教科书上的词汇。
  西柏坡的晨光中,中共中央旧址的铜墨盒与 408 封电报稿,见证了三大战役运筹帷幄的日夜;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不送礼、不请客" 的标语,与 "进京赶考" 的警示,道出了共产党人面对胜利的清醒。

红船与石库门:初心的启航与传承

  上海兴业路 76 号的石库门里,1921 年夏夜的微光穿越百年。中共一大会址内,13 位代表围坐的八仙桌、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 "墨汁当红糖" 的故事,让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有了具象注解。
  嘉兴南湖的红船复制品前,"单夹弄" 木牌与船头兰花的警戒信号,还原了一大最后议程的惊险。中舱八仙桌旁的麻将与文件,见证了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的首创精神诞生。

硝烟与觉醒:精神的当代回响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 "枪声破晓" 雕塑前,1927 年 8 月 1 日的枪声穿越时空。"枪杆子里出政权" 的觉醒有了温度。在遵义会议会址,20 把藤椅围坐的会议室里,三天三夜的争论与凌晨三点通过的决议,诠释着 "转折" 背后的勇气与信念。
  赓续红色血脉,从不是口号。当夕阳为旅程画上句号,队员们明白:那些藏在红土地、窑洞、石库门里的精神密码,早已融入血脉,正指引着他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踏实地走向未来。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心得推荐
  •  以青春之笔,书乡野新篇
  • 在青岛即墨十六天的实践中,感悟颇丰。从王书记的话中读懂乡村振兴,在瑞草园学习采茶炒茶,体会到收获需打磨。市场调研提出建议,直播
  • 08-02 关注:0
  • 感悟曲阜楷木雕刻的传承、创新与希望
  • “择木,细雕,成物”简短的六个字概括了一件木雕诞生的过程,但却无法展现其背后的艰辛。木以木的沉淀,融合了生命的厚重。出于对传统
  • 07-20 关注:4
社会实践心得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