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连城大地,我们踏上红色研学之旅。今天的行程串联起新泉整训纪念馆与江一真纪念馆:在斑驳的历史文物前感悟军队建设的智慧,在泛黄的手稿中读懂医者仁心与革命信仰。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让红色基因焕发新生。
新泉整训旧址:行走的思政课堂
01 军事淬炼
在新泉整训旧址的练兵场上,一堂特殊的思政课正在进行。老师站在斑驳墙面前,为同学们讲述1929年的故事:4000多名红军战士在此开展10天强化训练,朱德亲授战术。正是在这里,最终形成我军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奠定了人民军队的纪律根基。如今,场边矗立的纪念碑上,那些朴素而有力的文字,仍在诉说着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初心。
02 思想洗礼
在新泉整训旧址的现场教学中,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红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一重要论断。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研读,我们明晰毛泽东在新泉整训以调查讨论肃清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红军作战与做群众工作的双重使命。这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正是这样的政治建军方略,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铸就了人民军队的政治灵魂。
03行走思索,传承精神力量
站立于雕塑基座前,青春的脸庞上满是思索。“原来纪律严明是胜利的根基!”“军民同心才能无往不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实地探访的感悟。这堂没有展柜与文物的户外课堂,让新泉整训精神通过脚步丈量、场景想象,深深镌刻进每个人的心底。它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化为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灯塔,激励着青年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续写奋斗篇章。
江一真纪念馆里的初心传承
医心践双责
“他是红军医生,也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延安时期的手术室里,江一真用简易器械救治伤员;建国后,他牵头制定防疫政策,把“赤脚医生”制度推广到乡村。玻璃柜里的听诊器,磨损处透着岁月的温度。
党课聚共识
村书记讲话指出,江一真作为白求恩精神的杰出传承者,以坚定信念践行对党忠诚,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听党指挥、推动医卫事业发展;秉持无私奉献精神,在艰苦环境中全力救治伤病员;更以呕心沥血之姿培育人才,创新战地教学法,培养众多政治坚定、技术精湛的医疗骨干。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传承其精神风范,坚守初心使命,勇担医疗战线职责,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奋斗。
交流启新程
党课落幕,现场讨论声此起彼伏。村书记用生动话语讲述江一真廉洁奉公、扎根为民的故事,深深打动在场师生。老师们热烈探讨,要将江一真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廉洁教育走进课堂。学生们感慨,从他的事迹中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明确了新时代青年传承清廉作风的使命,立志用行动传递这份精神力量。
宣讲促践行
课堂外,同学化身讲述者,深情展开江一真的廉政长卷。他在岗位上铁面无私,面对诱惑坚决说“不”,以朴素作风践行初心使命。那些扎根基层、为民奉献,严守纪律底线的故事,字字叩击心灵。聆听宣讲,汲取精神养分,让廉洁之光照亮青春前行之路。
慰问暖民心
纪念馆外,我们跟随工作人员踏着青石板路,叩响困难群众的家门。志愿者将米、油等生活物资轻轻递到老人手中,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微微颤抖,浑浊的眼睛泛起泪光。他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声音哽咽:“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当年的革命者。他们用命换来的太平,我们一刻不敢忘啊!”话音落下,屋内寂静无声,这份跨越时空的敬意,在每个人心中久久回荡。
医心传薪火,思政同成长
师者总结:提炼实践内核
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三下乡以“理论宣讲+情景实践”的创新模式,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红色故事融入乡村生活。从场馆里的微课堂到现场志愿宣讲,从知识竞答到走访调研,既实现了思政理论的“精准滴灌”,也展现了医学生的责任担当。未来需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思政教育更具生命力。
学子感悟:诉说成长心声
在林改策源地进行直播,讲解灵芝、回应网友疑问,每次互动都让我更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底蕴。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青年用新方式传递土地价值。这次实践让我悟透“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更坚定用所学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陈诗琳在连城县看望困难户时,看着他们被病痛和生活压弯的脊背,心里满是心疼。我们尽力送上生活物资,只盼能给他们的日子添些温暖,让爱心真正落到实处。——程欣怡参观江一真纪念馆,被他革命年代救死扶伤、投身斗争,建设时期心系民生的事迹深深打动。他的奉献精神与崇高品格,激励我坚定信念,勇担责任,努力奋斗。——陈泌达大家坦言,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精彩纷呈,收获颇丰,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拓宽了视野,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厚植了家国情怀,锻炼了实践能力,明确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结语
从新泉整训见证军魂淬炼,到江一真纪念馆感悟医者仁心,红色记忆鲜活滚烫。返程时,实践基地的灯光依旧明亮,恰似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此次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上逐梦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我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以专业服务乡村,将红色精神融入医学生使命。你走进过哪些红色场馆?有怎样的触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历史在交流中传承,让红色精神永续闪耀。
图片来源:董文烁,刘珊,李灿泳,郭梦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