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传礼承文,润泽心灵】
七月三号,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底蕴深厚且生动有趣的语文课,让孩子们在文字的海洋中领略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的独特魅力。

一幅幅精美的古代礼仪图片导入,从孔融让梨的谦让之美,到孟母三迁的教子之道,生动地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丰富内涵。语文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先辈们的故事。随后,带领孩子们走进经典诗词的世界,从“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的三字经,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励志格言,逐字逐句地分析,让孩子们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会古人对品德修养的追求。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礼仪,组织了一次“礼仪小剧场”活动。孩子们分组表演不同的礼仪场景,有的展现家庭中的孝亲敬长,有的演绎校园里的友爱互助。每个小组都积极参与,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礼仪规范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课堂上,孩子们的表演生动活泼,笑声不断。在讲解文字知识时,从小篆字体入手,展示其古朴典雅的特点,让孩子们了解到小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字形式,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解释字形结构,引导孩子们从文字的起源中体会古人造字的智慧和文化内涵。他还鼓励孩子们尝试用小篆书写自己的名字,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此外,还穿插了趣味知识问答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出的问题涵盖了礼仪规范、经典诗词和文字起源等多个方面,考察孩子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孩子们踊跃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这堂语文课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培养了他们对礼仪之邦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