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闽宁山海情,青春振兴行 ——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厦艺青耘·德润宁川”实践队赴隆德县凤岭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闽宁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厦艺青耘·德润宁川”实践队于2025年7月奔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充分发挥设计学科优势,通过文化创意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续写“闽宁山海情”新篇章。
首日:扎根乡土探产业脉络 传统文化启创新思路
实践首日,队员们深入隆德县红崖村老巷子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当地商户、非遗传承人等群体,对特色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形态进行系统考察。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重点关注了手工编织器具、古法美食制作等特色产业,并深入考察了剪纸艺术工作室。这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成果,为实践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次日:政校协同谋发展新篇 非遗活化绘振兴蓝图
7月2日上午,实践队前往隆德县凤岭乡人民政府,与副乡长刘发发就具体工作安排举行洽谈。通过深入交流,实践队全面了解了凤岭乡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在刘乡长带领下,实践队随即对计划实施墙绘项目的于家河农家乐进行实地勘测,采集空间数据,为墙绘创作做好前期准备。
 
随后,实践队走访了魏氏砖雕非遗展示馆。在魏氏砖雕传承人魏亚龙的讲解下,队员们系统性了解了砖雕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实地观摩了从选土、制坯、雕刻到烧制的全流程工艺,深刻感受这一传统技艺“以刀为笔、以砖为纸”的匠心精髓。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与魏亚龙先生围绕魏氏砖雕文创设计展开深入研讨。魏亚龙先生着重阐述了“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他指出,砖雕文创开发需扎根传统技艺本体,在尊重材料特性与工艺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审美表达与文化叙事的创新路径,避免同质化设计,力求实现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此次研讨不仅深化了队员们对非遗活化路径的认知,更为后续文创产品设计明确了设计方向,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 
 
当日下午,实践队返回凤岭乡人民政府与乡党委书记惠方举行工作会谈。惠书记对实践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艺术作品既要体现创新思维,又要彰显文化底蕴,真正成为展现乡村特色的文化名片。”这番论述为实践队的墙绘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
 
会后,惠书记亲自带领实践队前往墙绘现场,就创作方案进行深入指导。在思维碰撞中,实践队深刻认识到,墙绘不应只是视觉冲击的“吸睛之作”,而要成为融入乡村景致的“点睛之笔”;不是强行改变乡村面貌,而是深入理解乡村肌理与文化内核。
 
结语:山海协作谱新篇 青春赋能乡村兴
从产业调研到非遗活化,从政校协作到艺术实践,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厦艺青耘·德润宁川”实践队将始终秉持“以闽之名,寻宁之丽”的宗旨。在后续实践中,队员们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可视化的文化产品、可落地的产业方案,共同绘就“山海若比邻,闽宁一家亲”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厦艺青耘·德润宁川”实践队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医工赋能乡村医疗:农村家用医疗器械普及度调研实践记
  • 多彩课程助童长,炎炎夏日溢欢歌——合肥大学“阳光夏日”暑期托
  • “医工智行”三下乡:聚焦家用医疗器械,助力乡村医疗发展
  • 湖北民族大学“杨洞萤火健康行动队”深入恩施乡村 以体育之光点亮
  • “以笔绘新颜,躬行助振兴”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艺术与建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