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赴长汀社会实践队奔赴龙岩长汀,走进基层,沿着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追寻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五下长汀足迹,开展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汲取丰富的精神内涵。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秋白精神
实践队一行来到瞿秋白烈士纪念馆,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感悟其不朽的革命精神。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以笔为武器,宣传马克思主义,唤醒了无数民众的觉悟;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他临危受命,为党的事业四处奔走,鞠躬尽瘁。他的革命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瞿秋白的生平事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实践队队员们在参观后感慨道,“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共创美好未来。”此次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对瞿秋白的革命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励着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队一行参观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探寻成武展馆,传承将军风骨
在庄严肃穆的杨成武将军纪念馆内,时间仿佛倒流。队员们凝视着馆中珍藏的斑驳照片、历经战火的实物与详实的文字记录,历史的风雷在眼前呼啸重现。纪念馆的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诉说将军“战功赫赫”背后的钢铁信念与家国担当,令在场青年无不动容。硝烟已散,精神永存。纪念馆中凝固的历史,此刻化为队员们心中奔涌的力量。“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杨成武将军等革命先辈用生命开辟的道路,作为青年大学生,必以青春接续前行,以奋斗回应历史的召唤。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英雄气概薪火相传,激励着青年一代在新时代勇担使命,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坐标坚定迈进。
图为实践队一行参观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汀州星火燎原,红脉薪火相传
长汀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省级红色政权,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红色小上海”的“心脏”。在福建苏维埃政府旧址,实践队系统参观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会场、各职能部委办公室复原场景,以及《长汀革命历史陈列》等。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场景复原,队员们身临其境地了解了福建苏区时期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武装斗争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与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实践队通过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了信仰的力量,见证了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也认清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铭记光辉历史,将此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努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热土永续活力!
图为实践队一行参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零公里”处再出发,红色精神永流传
在松毛岭脚下有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红色山村,它就是位于长汀县南山镇的中复村,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作为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复村承载着无数珍贵的红色记忆。实践队一行走进这片红土地,感受观寿公祠里的长征精神。九十年前,闽西子弟伫立在红军桥柱旁,与“生命等高线”比肩,这座红军桥是当年红军在中复村的征兵处。“人比枪高当红军”当年红军招兵的最低门槛是身高1.5米,是因为当时红军使用的是1.5m长的汉阳造步枪,只有身高超过1.5m的年轻人才能扛住参军。无数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然而这些报名参军的人十之有九却再也回来,这条线也永远定格在那里,成为“生命等高线”
实践队一行来到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进行参观,追寻着先烈们的足迹,感受着这片红色热土上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继续砥砺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青年力量。
图为实践队一行参观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陈列馆
踏寻领袖足印,厚植生态底色
追寻着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足迹,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生态修复的重要性。他们不仅仅是参观者,更是绿色使命的践行者。在长汀这片曾饱受水土流失之苦、如今焕发勃勃生机的红土地上,队员们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南坑村等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区域,队员们精准开展树木胸径测量,细致调查叶片生长状况,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监测大面积人工林的健康状况,为获取树木生长、生态系统恢复的一手数据提供了支撑。同时,队员们积极面向当地群众开展科普活动,发放生态保护宣传资料,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状与需求。通过将专业调查与科普服务相结合,队员们努力为长汀的树木健康生长、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服务,持续助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巩固与深化,用实际行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图为实践队成员进行树木胸径测量
通过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实践队沿着领袖足迹,深入基层“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悟”,在感悟思想伟力的同时,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段经历切实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大家积极投身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队员们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内涵,坚定了成长为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新时代林业人才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