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乡村儿童的视野,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7月6日,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韵传槐星火实践团,踏上了前往巢湖市槐林镇的三下乡征程。这一路,实践团成员以青春为笔,以实践为墨,在槐林镇的土地上书写 “化染槐香,星火传薪” 的动人篇章,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点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趣味实验启新知:
7月7日,在经过7月6日一天的筹备商讨之后,实践团正式开启科普支教活动。化学实验课上,“神奇的色彩变化” 主题瞬间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志愿者们带着 “蓝海沉浮” 、“荧光流星雨” 等五个趣味小实验走进课堂。当高锰酸钾在溶液里 “变脸”,透明液体逐渐晕染出奇幻色彩,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惊叹与好奇。志愿者们一边操作,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原理 ,互动中,孩子们的疑问被一一解答,对化学的好奇心也被彻底点燃,观察与思考能力在动手动脑间悄然提升。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共同完成荧光流星雨实验。杨谢超摄
心理护航助成长:
实践团成员带来的 “快乐成长小秘诀” 心理讲座同样精彩。通过趣味故事分享 ,搭配情景模拟,让小朋友们直观认识情绪。实践团成员引导孩子们学习简单情绪调节方法,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内心想法。课堂上,原本有些内向的孩子也慢慢举起小手,分享自己的 “情绪小故事” ,温暖在互动中传递。
纸飞机载梦翱翔:
折纸飞机活动把欢乐推向高潮,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折出各式各样的纸飞机,并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的纸飞机里写下自己的期许或烦恼。孩子们认真在飞机上写下小愿望 ,有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亦有对家人朋友的美好祝愿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践团成员组织小朋友们一同站在窗边放飞纸飞机。纸飞机腾空而起,带着孩子们的笑声与憧憬,也让槐林镇的天空满是青春活力。实践团成员则禁不住拿起相机,记录下了这一美好时刻。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共同放飞纸飞机。杨谢超摄
学助结合续精彩:
7月8日,实践团继续深耕支教。上午,志愿者变身 “小老师” ,针对学习有困惑的孩子,实践团成员分组一对一辅导,并向孩子们分享自己常用的学习小技巧。面对数学难题,用生活里买零食 “凑钱找零” 举例,帮孩子理解加减法;碰到语文生字,编有趣顺口溜记笔画。 生动讲解让知识不再枯燥,专注又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孩子们主动思考,克服畏难情绪,难题逐个攻克。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共同创作小猫简笔画。杨谢超摄
下午的趣味化学实验再加码,“彩虹桥” 实验中,看着纸巾两边色彩慢慢相连,孩子们忍不住惊呼;“色素遇上盐” 时,见证液体颜色奇妙变化,好奇的小手纷纷想尝试。志愿者邀请孩子们上手操作,指导添加试剂、观察反应。实践里,化学的奇妙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底。实验后,志愿者结合现象科普基础化学知识,介绍实验用具,拆解生活常见化学现象原理,让抽象知识变得鲜活,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趣味化学的种子。
感悟:收获成长,延续星火担当
三天的实践时间虽不长,却充实而难忘。对于槐林镇的孩子们而言,是知识的拓宽、兴趣的点燃,是纸飞机上写下的梦想开始发芽;对于实践团成员来说,是从课堂到乡村的成长跨越,是在支教中懂得教育的温度,收获纯真的友谊。
未来,化韵传槐星火实践团将继续深耕乡村公益,把支教的温度延续下去。用专业所长助力儿童成长,让知识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扎根。这场以青春之名的奔赴,不会因实践结束而终止,“化染槐香” 的故事,仍在延续,星火传薪的担当,永远在路上 。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合照。崔柏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