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在邵阳市五峰县胡桥村,一场充满民俗韵味的斗笠编织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尤其是来自三下乡活动队伍中的志愿者们。
斗笠,作为传统雨具,在乡村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次活动中,村民们热情地向学习者介绍,斗笠主要由竹篾、蓑叶等材料制成。竹篾需挑选质地坚韧的竹子,经过破竹、劈篾等多道工序,加工成粗细均匀的篾条;蓑叶则要选取柔韧且防水性较好的叶片。村民们一边介绍,一边展示着这些原材料,让志愿者们对斗笠的制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编织环节,经验丰富的村民师傅们耐心指导。从搭建斗笠骨架开始,将一根根竹篾巧妙交叉固定,形成斗笠的基本轮廓,再细致地用篾条编织网格,逐步增加斗笠的密实度。学习者们围坐在师傅身旁,全神贯注地模仿着每一个动作,有的小心翼翼地穿梭竹篾,有的仔细调整编织的角度。虽然不少人起初手法生疏,但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下,渐渐熟练起来。志愿者们的脸上洋溢着专注和好奇,眼神紧紧跟随着师傅的双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图一斗笠技艺学习
一位参与学习的志愿者表示,以前只在生活中见过斗笠,却从未了解过它的制作过程,这次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智慧。此次在胡桥村开展的斗笠编织学习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掌握了一项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让斗笠编织这一民俗文化在交流与传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为三下乡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志愿者们在活动结束后纷纷表示,会将这份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传承带回自己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