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学子探秘天津港见证“智慧零碳”新标杆
7月7日,集美大学“智思领航4.0”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智慧港口建设的前沿成果,探索绿色能源应用和智能技术创新在港口领域的实践。

(图1:天津港讲解员介绍天津港总体情况。柯怡涵供图。)
全球首创:“智慧零碳”的能源革命
该码头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提出的“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码头创新应用“风光储荷一体化”技术,通过5台风力发电机和光伏阵列发电。据悉,这套系统年发电量超过6000万千瓦时,满足了码头全部运营用电需求,实现了100%绿色电能自给自足,运营碳排放为零,真正实现了能源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图2:“5G+北斗”定位底盘车作业流程,张闻柏琳供图)
智能升级:技术创新驱动效率提升
作业现场,码头采用多项智能化技术:摒弃传统磁钉导航,首创“5G+北斗”融合定位技术,实现运输车辆动态厘米级(精度5厘米)定位;采用“单小车岸桥+地面智能解锁站+ART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的水平运输模式,显著提升装卸作业自动化程度和效率。

(图3:智思领航4.0实践队于天津港合影留念。苏佳怡供图)
此次调研让实践队成员直观了解了智慧港口建设的前沿成果。“码头完全依靠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运行,自动化程度极高,这是港口未来发展的方向。”实践队员表示。通过实地探访,队员们对智慧港口建设中绿色能源应用和智能技术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讯员 杨滢舒 谢佳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