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服务团10名师生在指导老师王虹带领下,赴綦江区永城镇开展“心系綦乡智慧行,语润中华兴民生”社会服务活动。活动聚焦“一大一小”两大重点人群,通过反诈普法、红色教育、物资慰问等形式,践行“服务民生、传承初心”的宗旨。
针对老年群体易受电信网络诈骗侵害的问题,该团队在永城镇养老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情景剧+普法”沉浸式宣传活动。师生们自编自演情景短剧,生动再现“虚假中奖”、“冒充公检法”等典型诈骗套路。活动紧扣“认识诈骗-识别陷阱-防范措施-补救措施”四个关键环节,讲演结合,深入浅出。现场互动环节,一位曾遭遇“保健品诈骗”的老人主动分享亲身经历,以“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朴素道理警示邻里。30余位参与活动的老人纷纷表示,情景剧形式直观易懂,传授的防范技巧非常实用。

(图为团队成员为老人们演绎情景剧)
红色教育是本次活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服务团专程拜访了96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罗邦华同志。罗老曾担任原六十军180师539团101连5班班长。他深情回忆起烽火岁月:“看着战友在身边倒下,心中充满悲痛与恐惧,但想到身后是祖国和人民,我们一步也不能退!”当被问及对当代青年的期望时,罗老语重心长地强调:“和平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军人般的坚韧意志,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始终保持团结奋斗的精神。”服务团成员们深受触动,表示罗老的事迹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家国情怀”的厚重内涵与传承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罗邦华同志)
本次活动以“艺术化传播”与“红色精神传承”双线并进,成功实现了服务民生与思想教育的双重目标。服务团通过情景剧形式有效打破了反诈知识传播的壁垒,以老兵的亲身经历激发了青年的责任担当,初步探索出“一次慰问+长效机制”的社会服务模式。未来团队将持续推动社会服务向专业化、常态化方向发展,让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与罗邦华同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