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13日,广东建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北埔村手拉手实践队赴梅州大埔镇北埔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将景观规划设计、IP设计、宣传片拍摄等融入实践,在北埔村韩江畔用数字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前期筹备:细节里藏着专业态度
出发前,团队已细致筹备:定制队服、采购收音设备、规划行程、调研北埔村情况与需求,全力以赴做好准备。队员们明白关键在落实,7天行程需从素材拍摄到交付“四小园”三维模型紧凑推进,以“分秒必争”的执行力,确保专业知识高效转化为赋能乡村的实际行动。
(筹备会议)
镜头记录北埔:用乡村宣传片展现古村风情
团队结合北埔特色,创作了北埔村宣传片。融合北埔元素,将“古榕撑天蔽日”“韩江沙砾”写入歌词,让传统村落有了“会唱歌的名片”。该片后续将线上线下同步播放,讲述北埔故事,展现其魅力。
(北埔村宣传片)
科技点亮北埔:让规划设计服务乡村建设
数字赋能,队员们用无人机测绘技术进行地形地貌实测,采用CAD+SU+D5工作流精准搭建北埔“四小园”三维模型,以数字技术为乡村规划提供可视化支撑。
(四小园规划)
设计赋能:用IP艺术振兴乡村
打造北埔特色IP,以简约山水形态勾勒北埔自然轮廓,提炼山峦、韩江、鱼塘等元素,用极简白与质朴底色呼应北埔原生态风貌,传递“山水相依、诗意栖居”的地域气质。
(北埔村IP)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大埔是广东省首个原中央苏区县,是一片浸润着崇高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手拉手实践队服务北埔村期间不忘学习,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参观了三河坝战役纪念馆。在纪念园内,全体人员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缅怀三河坝战役中英勇捐躯的将士,指导老师在纪念馆内为同学讲授微党课,结合馆内历史文物与珍贵史料,生动讲述三河坝战役的光辉历史。他特别勉励青年学子,要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勇担时代重任,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有为青年。真挚有力的话语,为在场学子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参观三河坝纪念馆)
活动尾声:让青春与乡土双向奔赴
活动最后一日,团队与村委在晨曦中定格合影。7天里,他们用专业丈量土地,用创意激活传统:完成北埔村1:1000“四小园”三维模型,产出《北埔晨曦》宣传片,设计4个融合当地建筑特色与现代审美的景观小品。队员在手记中记录道:“当无人机掠过韩江,看见晨雾中的渔船与采茶人,突然明白规划不只是图纸,更是要让‘月光下静默守护的身影’被看见。”此刻的北埔村,三角梅依旧燃霞满径,但多了一群青年学子留下的“数字脚印”。村委干部感叹道:“社会实践活动暖了乡村、热了民心,是一堂高校服务乡村的实践课,也是一场让乡土文化与现代技术对话的探索,更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团队与村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