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墙绘“说”清廉,牌匾“传”家风——巢湖学院实践团探访汪桥村廉洁文化“看得见的传承”

  青砖黛瓦间,一幅幅彩绘诉说着清风故事;门楣门庭处,一块块牌匾镌刻着家风传承。为深入挖掘乡村廉洁文化内涵,助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7月上旬,巢湖学院的寻廉巢湖,立德修身——巢湖学院赴环巢湖开展廉洁文化传承调研实践团走进巢湖市柘皋镇汪桥村,在错落有致的民居间通过实地走访、访谈村委干部、观摩文化墙与家风家训展示等形式,探寻廉洁文化如何以“墙”为媒,浸润乡村肌理、涵养文明乡风。
  汪桥村的民居错落有致,实践团成员沿着村道前行,村民房屋的外墙上一幅幅色彩鲜明、主题丰富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文化墙以漫画、标语、顺口溜等形式,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家风家训等内容。村党支部书记向团队介绍,柘皋镇近年来将文化墙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软抓手”,通过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廉政教育、道德规范与乡村景观相融合,让墙壁“说话”,让文明“入心”。
  在实地参观中,实践团成员注意到,不少文化墙前常有村民在此歇脚闲谈,墙上的内容自然成了聊天的话题,廉洁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日常。“这些墙以前要么空着,要么贴着小广告,现在成了‘会说话的教科书’。”正在墙边纳凉的村民指着一幅“邻里互助”的彩绘说道。原本冷清的墙面如今已成为村民日常交流的新聚集地。
  穿行在汪桥村的巷弄里,家家户户门口悬挂的牌匾构成另一道独特风景。木质的“家风家训”牌上,“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耕读传家,廉洁为本”等字样由村民亲笔书写,字迹虽不工整却饱含真诚。有的人家门口还挂着“三A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的金属牌,与家风牌相映成趣。“每年评家风、挂牌匾,咱脸上有光,心里更得照着做!”一位村民笑着说。村支书告诉实践团,通过家风挂牌、星级评比等活动,村民荣誉感强了,廉洁文化也从“墙上”真正走进“心里”,形成“家家传美德、户户树新风”的氛围。
  在实践团与村党委书记的访谈过程中,“文化墙+家风牌”的治理理念逐渐明朗化。“比起生硬宣传,‘文化墙+家风牌’让村民看得懂、愿意听,干群信任度都提高了!”访谈中,村支书的话让实践团成员深有感触。这番对话让团队成员忽然明白:比起会议室里的文件宣读,村民指尖划过彩绘的温度、门框上家风牌被摩挲出的包浆,才是廉洁文化最生动的“传播者”。
  夕阳西下时,实践团成员的相机里已存满汪桥村的画面:文化墙边上人们驻足的身影、门楣牌匾在阳光下的反光、村民指着“廉洁”二字笑谈的瞬间。这些画面背后,是柘皋镇以文化人、以廉润心的生动实践,也是实践团成员对“廉洁文化如何扎根基层”的深刻思考。“原来廉洁文化传播,不在形式华丽,而在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实践团成员张同学说,墙上的彩绘、门楣的牌匾虽小,却藏着乡村文明的温度。
  未来,团队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案例,让更多人了解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助力廉洁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让廉洁之风吹进更多角落。
    作者:夏庆龄    来源:寻廉巢湖,立德修身——巢湖学院赴环巢湖开展廉洁文化传承调研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炒青揉捻传技艺,一叶绿茶藏匠心
  • 炒青揉捻传技艺,一叶绿茶藏匠心
  • 7月18日,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走进瑞草园,沉浸式解锁绿茶诞生记!摊晾让鲜叶“轻呼吸”,杀青高温锁翠绿,揉捻转出条形
  • 07-18 关注:0
  • 安徽理工大学学子淮南万人坑红色之旅:追寻历史记忆,传承革命精
  • 重庆师范大学:探秘昆虫世界,播撒科学种子
  • 守护千年文脉,青春践行担当——江苏经贸金融学院2025年暑期“三
  •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云锦流光”团队:深耕云锦传承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