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献血知识传万家,爱心调研暖人心 握紧拳头传递力量,松开手掌汇聚温情。无偿献血作为传递爱心、挽救生命的高尚之举,彰显着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为让这份正能量穿透地域边界、触达更多心灵,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精心组建献血宣传团队,在指导老师管成功的带领下,专程奔赴同大镇与巢湖市区,开启为期数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知识普及+志愿服务”为双引擎,通过面对面讲解、互动问答、资料分发等多元形式,将献血流程、健康标准、公益价值等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话语,既消除认知误区,更点燃参与热情,让每一份善意都能找到传递的路径,让生命的接力在城乡之间持续延伸。 调研促实践,专业指导明方向 7月1日上午,巢湖学院赴巢湖乡镇“献血赋能·健康调研”宣传团前往巢湖市献血站开展调研,与该站站长就献血宣传工作及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交流。期间,站长详细介绍了当前献血宣传的主要形式、受众反馈及面临的挑战,并围绕献血流程、健康要求、血液用途等群众关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讲解,为后续宣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专业参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献血站站长交流学习。 曾悦 供图 走进北大街,科普入民心 7月1日下午,团队走进北大街社区,开展了无偿献血主题的调查问卷调研与知识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向社区居民发放问卷,了解大家对献血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期间,有居民提出“献血会危害健康”的担忧,团队成员立即结合医学知识耐心讲解:科学献血不仅不会损害健康,反而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功能,还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积极作用。同时,志愿者们还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献血的流程、益处及注意事项,进一步引导居民科学认识无偿献血。

图文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与献血宣传。 曾悦 供图 医护来帮忙,学习很轻松 7月4日,团队来到居民诊所,志愿者们带着问卷和印有献血知识的宣传手册开展活动。有居民对着问卷上“献血后是否需要大补”的问题犯愁,团队成员笑着举例:“就像平时运动后补充水分和营养一样,献血后正常饮食就能恢复,不用特意‘大补’呢。医护人员也加入进来,和志愿者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居民常问的“献血会不会传染疾病”等问题,团队成员结合消毒流程和医学规范详细解答,原本安静的角落渐渐热闹起来,不少候诊的居民也凑过来听,偶尔插问几句,在轻松的交流中加深了对无偿献血的了解。

图为团队成员向诊所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宣传。张健 供图 覆盖草城街社区,宣传触角无死角 7月6日,团队在草城街社区设起宣传展台,铺开印有献血知识的展板,桌上整齐摆放着问卷、宣传单页和小份纪念品。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的向驻足的居民招手示意:“来看看无偿献血的知识吧,填份问卷还能领份小礼物~”,有的指着展板上的流程图,给围拢过来的老人讲解献血前的检查项目和流程时长,还有的拿着宣传单追上前询问路边行人:“您了解过无偿献血吗?这上面有具体的益处说明,您可以看看。”展台前的人流来来往往,提问声、讲解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让无偿献血的知识随着这份热闹,悄悄走进了更多居民心里。

图为团队成员摆展台进行献血宣传与调研王诗颖 供图 在指导老师的引领及当地各方力量的积极支持下,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实践团队不仅向群众普及了丰富的献血知识,更让大家真切体会到无偿献血的深层价值与重要意义,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付出中收获了沉甸甸的成就感。无偿献血从来不止是个人的善举,更是社会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每一次伸出手臂,都可能为素不相识的人送去生命延续的希望。当每个人都愿意扛起这份责任,用点滴爱心传递温暖与力量,全社会便能凝聚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合力,让这份跨越陌生的善意持续流转,让生命的希望在彼此支撑中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