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学生关爱残障群体、传递温暖的社会担当,营造尊重、接纳、帮扶残障儿童的人文氛围,南阳理工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之光,温暖童心”志愿服务团队于7月11日前往南阳市卧龙区潜能教育培训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团队以康复陪伴、艺术融合等形式,架起青年与残障儿童心灵交融的桥梁。他们以耐心为舟,以陪伴为锚,针对自闭症、智力发育迟缓等不同类型残障儿童,定制“成长陪伴计划”。用画笔传递温暖,借行动书籍播撒知识,陪自闭症孩子进行康复游戏,为特殊儿童群体编织满是爱意的“温暖防护网”。通过艺术疗愈课程,帮助孩子提升身体机能,重拾生活信心。康复训练时,协助特教老师帮孩子做拉伸、练平衡,见证每一点进步;心理辅导中,以故事、游戏为媒介,陪孩子疏解焦虑、建立自信。用爱为残障儿童打造充满希望的“成长乐园”,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向往。这场爱心奔赴,让大学生读懂残障儿童的坚韧与渴望,也让“平等、接纳、共融”的种子,在青春心底扎根。以爱为墨,以行动为笔,志愿者们正书写残障儿童关爱的温暖篇章,助力折翼天使勇敢追光。

图为小朋友玩益智游戏。陈冠如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一起做康复训练。宋淑贤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教学生写字。汤淑雯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引导学生做舒展运动缓解压力。张志恒供图

图为学生做康复训练。朱佳慧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陪伴学生完成作业。王李昭供图

图为老师引导特殊儿童进行活动。左进胜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辅导学生功课。宋溢航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为特殊学校张贴海报。张汉荣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潜能教育培训学校合影。尹清仪供图
“艺术之光,温暖童心”志愿服务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担当,在关爱特殊儿童的实践中,搭建起青年与特殊群体的沟通桥梁。通过艺术与心理帮扶,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也让大学生深化对弱势群体的认知与共情,凝聚起助力特殊儿童成长、推动社会和谐共融的青春力量。(通讯员陈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