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南京工程学院非遗传承小队走进南京门东非遗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通过亲手制作掐丝珐琅杯垫、烧箔画和菩提果项链,团队成员在传统工艺中探寻文化根脉,在匠心技艺里感悟传承之道。
在掐丝珐琅制作区,细如发丝的金线在素胚上蜿蜒成型,五彩矿砂经过精心调配,被逐层填入图案。团队成员屏息凝神,用特制胶水将每一粒彩砂固定在恰当位置,铜丝立线与彩砂填色的过程展现出手工艺的严谨与精妙。
烧箔画工作坊内,酒精灯火焰在金箔表面游走,温度与时间的精准把控让金属表面逐渐显现出深浅不一的艺术纹理。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火焰与金箔的反应,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幅幅独具韵味的金属画作。
菩提果项链制作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经过精心挑选的菩提果核经过打磨抛光,有的被雕刻上精细纹样,有的保留天然肌理。团队成员根据果核的天然形态进行创意设计,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完美融合。
活动过程中,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了各项工艺的要领,从掐丝珐琅的点蓝技巧到烧箔画的火候控制,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传统工艺的智慧结晶。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础技艺,更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背后的匠心精神。
此次实践活动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鲜活力。完成的作品将在校内进行专题展览,部分精品还将参与公益义卖,所得款项用于支持非遗传承项目。这种实践模式既让青年学子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为非遗保护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