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现代农业发展脉搏,感悟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寿光模式”内涵,汲取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青年力量,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云蔬兴邦青年行”社会实践队于7月10日至14日奔赴“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博览盛会、文化殿堂与主题园区,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与沉浸体验,全景式调研了寿光蔬菜产业从历史传承、科技驱动、文化浸润到三产融合的创新之路。
溯源三元朱村的“绿色革命”起点,7月10日,队员们齐聚寿光,随后走进被誉为“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的三元朱村。深入大棚种植区,与当地种植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大棚技术迭代升级、市场风险应对的真知灼见,形成详实的访谈记录,深刻体悟了“敢为人先、创新实干”的三元朱精神。走出大棚,饱满的玉米棒已悄然孕育,顶着金红缨穗,正是三元朱人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队员们触摸着坚韧的叶片,感受着大地蓬勃的心跳,从这片孕育无限可能的绿意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步履更加坚定。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三元朱村大棚合照)
探新菜博会里的“智慧农业”图景,7月11日,实践队移步年度农业盛典——寿光蔬菜博览会。博览会外,一座座蔬菜雕塑逼真又可爱,彰显着场馆的科技性和智慧性。在寿光蔬菜博览会,科技不仅是生产力,更是吸引八方游客的金字招牌。寿光成功地将硬核的蔬菜技术,转化为一场充满趣味性、互动性和视觉冲击力的科普盛宴,让游客在流连忘返中感受现代农业的神奇魅力,显著提升了博览会的文旅吸引力与品牌价值,生动诠释了“科技+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蔬菜博览会合照)
问道墨龙书院的“耕读文化”传承,7月12日,实践行程迎来文化寻根之旅——探访历史悠久的墨龙书院。这座承载着寿光厚重文脉的古书院,不仅是传统教育的象征,更与当地的农耕文明、乡风民俗紧密相连。队员们徜徉于书院古朴典雅的建筑间,考察其历史沿革与当代功能转型。通过与讲解员的深度访谈,队员们了解到寿光的悠久历史和名人志士,此行引导队员们思考:在物质丰盈的现代农业强市,传统文化的守、与创新性发展,同样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墨龙书院合照)
融合主题公园的“农旅结合”实践,7月13日,队员们来到寿光蔬菜小镇和电商基地,实地调研“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在这里,形态各异的蔬菜品种化身艺术景观,各种蔬菜瓜果琳琅满目,可口无比。先进的种植技术成为科普展项,聚焦智慧农业展示区,队员们被眼前的高科技场景深深吸引: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着作物的“脉搏”与“体温”,自动化设备精准执行灌溉施肥指令,智能环控系统营造最适宜的生长微环境。通过近距离观察和专业人士讲解,队员们详细记录了各类智慧农业设备的运行原理、技术优势及其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品质安全、节约资源能耗方面的显著成效。这场“科技种菜”的生动实践,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数字技术如何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蔬菜小镇合照)
沉淀凝练实践真知,砥砺青春担当,7月14日,实践进入收官阶段。队员们于驻地集中整理连日来收集的丰富资料——包括详实的访谈笔记、珍贵的影像素材、详实的技术数据以及深刻的个人感悟。大家围绕寿光蔬菜产业的历史传承、科技创新、文化赋能、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进行热烈讨论与系统梳理,总结提炼调研成果的核心发现与思考,为最终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政策建议或宣传作品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云蔬兴邦青年行”寿光之旅,不仅是一次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的实践锻炼,更是一次扎根大地、读懂中国的国情教育。队员们从三元朱村的创业史诗中汲取精神养分,在菜博会的科技前沿感受创新伟力,于墨龙书院的文脉浸润中体悟文化根魂,在主题公园的融合实践中洞察产业趋势。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科技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的软实力,更需要一代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实践队员们表示,将把在寿光沃土上收获的见闻与思考转化为前行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学识,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